铃木最后的印记从中国车市抹除,更名铃

铃木汽车的合资企业有两家,分别为:

昌河铃木

长安铃木

日本铃木汽车分别在年的六月和九月撤资,至此铃木彻底退出中国汽车市场;但是铃木将累计50%的股权以「元」的象征性价格转让给了长安汽车,同时达成了长安汽车可以继续使用铃木商标的新协议。

然而这只是在合约之内的协议,昌河铃木的合约在年到期,长安铃木则是年结束;在合约到期后则不能继续使用铃木商标,所以这两家公司分别进行了更名——昌河铃木改为江西志骋汽车有限公司,长安铃木则将将改为,更名后的铃耀汽车还能重新铃木早期的热销场景吗?

铃木汽车为何会退场?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要先了解“志骋汽车”的现状,这家公司在更名后将70%的股权挂牌转让,但是没有出现一个“接盘侠”。

似乎所有的资本都不在看好这种燃油动力微型汽车,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微型汽车只有两种,一种是追求复古设计或精致小巧的高端汽车,一种是综合品质很低但价格也非常低廉的代步小车。绝大多数的小微型车都属于第二种,然而主流消费市场需要的不再是这种车。

铃木汽车早期先后在北美和亚太火爆过一段时间,然而又先后退场;究其原因是这两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都很快,在初期消费者的购车预算普遍偏低的阶段中,只要是汽车就能被认可,不论尺寸是微型还是小型,只要价格足够低就行。

而价格低廉的车辆必然是小微型车,因为从钢材到动力传动系统的投入都会少得多;所以主攻小车的铃木一度风靡,但随着购车预算的增长,铃木汽车就逐渐入不了消费者的法眼了。但是铃木有没有能打造优秀A/B/C级汽车的技术储备,最终则只能被淘汰。

铃耀汽车的未来前景如何?

长安铃木也经历过一些坎坷,比如在铃木没有退场之前,铃木年产能共计35万辆的两家工厂,主要用于代工长安品牌的汽车(为奔奔之类的小微型车为主)。但是这些小车也都被淘汰了,知名度很高的奇瑞Q、比亚迪F0、长安奔奔的燃油版本都陆续停产,只有电动版本还在销售中。

但是铃木汽车也没有打造高标准电动汽车的实力,长安也指望不上铃木了;于是在年五月的长安铃木还有与“绿驰汽车”合作的规划,但这家新势力车企还等有什么动作就破产了,这个合作案也是不了了之。

这就是长安铃木的无奈,而更名铃耀汽车貌似也难有什么作为。因为长安汽车旗下已经不缺品牌了,曾经的商用车品牌“欧尚”改为低端乘用车品牌,长安主品牌的CS系列和逸动系列是销量支撑,UNI系列实际上与独立品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就是说长安汽车已经有低中高端的品牌布局,铃耀这个品牌似乎只有可能从“新能源阵营”切入。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也许长安与五菱又要开启一场解决不明的“持久战”了,也许铃耀会是对标宏光MINIEV、小蚂蚁、E等车的电动汽车品牌吧。

总结:铃木汽车的退场没有什么值得惋惜,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不能与用户一起成长的企业必然会成为过去式。

长安汽车的品牌与产品规划在年步入正轨,部分车辆的合理调整实现了销量的增长;但近期似乎又有些“矫枉过正”,比如价格重合且设计感几乎一致的CS35/55PLUS再次开启同门之争,与UNI-T几乎是自导自演这“大乱斗”。所以铃耀汽车的品牌定位是很重要的,如果定错了位怕又会是个失败的品牌。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铃木推出跨界紧凑型“面包车”,外观小巧呆萌!百公里5个油,铃木新车4.2万起,比宝骏还便宜,搭4L四缸铃木新款北斗星亮相,比五菱宏光帅多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cb/7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