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3月21日,农历春分,北汽昌河年度战略发布会在江西南昌踏春而至。其全新企业战略“移动众创空间”,以创新和颠覆性的思维,为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开启了积极的探索之路。
北汽昌河还与北大创业训练营启动了产业双创战略合作、与全球物流巨头DHL开启了全面战略合作。以此为发轫,北汽昌河将正式由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成为一家满足物联网及用户个性化移动出行需求终端的平台服务商,就此拉开了企业转型与升级发展的大幕。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带领下,包括北汽集团金融公司、海纳川、华夏出行等子公司掌舵人悉数出席,无不印证着北汽昌河与北汽威旺整合后的“大昌河”战略发布会的重要性,以及北汽集团的全力支持。
“回首过往,北汽昌河在调整发展的路上砥砺前行,我们始终对北汽昌河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徐和谊董事长坦言,“大昌河百万千亿的目标坚定不动摇。他们不是孤军作战,北汽集团将举全集团的力量来支持!”
厚积薄发,百万千亿目标坚定
事实上,回归过去的四年间北汽昌河的发展,徐和谊表示,北汽昌河已经完成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年,北汽集团从长安集团手中接棒昌河,四年来,昌河汽车洪源工厂建成投产,九江新能源基地、洪源发动机项目的破土动工,让昌河汽车拥有了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制造基地,制造能力显著提升;研发中心顺利开工,加快了昌河汽车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年,北汽集团加速推进了昌河汽车的变革调整,将原整车事业本部、北汽股份威旺事业部和昌河汽车整合为全新的二级平台——“大昌河”,从团队、产品、渠道等方面形成了全新经营体系。北汽昌河汽车研发中心开工,江西也逐步成为北汽集团的南方基地、节能环保车型战略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基地,这一切都给价值链上的伙伴们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士气。
据北汽集团副总经理、昌河汽车董事长蒋自力介绍,“未来五年,大昌河要实现百万千亿的目标,是政府的期望,是北汽集团自身的承诺,此次整合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这次大昌河的改革调整表明了北汽集团的态度,就是继续做自主的坚定派。”
蒋自力表示,品牌整合以后,北汽和昌河双品牌战略下,北汽昌河将承担集团自主品牌板块一半的压力。“百万”具体是指-万辆的年产辆,北汽昌河可能要占到未来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一半以上,成为主力军。
从北汽昌河企业的定位来看,作为北汽集团旗下二级整车企业,定位为北汽集团南方基地、节能环保车型战略基地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基地,是北汽集团自主“双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徐和谊董事长也再次强调,北汽集团打造“百万千亿”大昌河的目标坚定不移!北汽昌河将从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成一家不断满足用户移动出行消费升级需求的终端平台服务商。
“众创”模式打造北汽昌河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做传统车企的觉醒者、创新者和新势力。”北汽昌河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朝翔表示,北汽昌河将由传统汽车企业向满足物联网及移动出行领域个性化空间的终端转型。
所谓“移动众创空间”战略的核心,就是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众创模式为用户提供移动出行领域的个性化空间。它涵盖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构建起生活、娱乐、学习、工作等全场景的生活空间。
根据“平台化的服务和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这一思路,北汽昌河不仅将构建起一个自由组合的汽车制造体系,最重要的是将打造出一个魔方化的“空间体系”。在这个“空间体系”,汽车各个组件的功能都实现了模块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定制不同的模块,无论是车身、外观、动力系统,还是驾驶模式、内饰、科技配置等。
这意味着,未来北汽昌河所生产的每一款车都将代表一个独特的“空间”,每一个“空间”都满足着不同的场景需求和个性喜好,从同质化的产品,到魔方化的空间,北汽昌河“移动众创空间”战略革新了消费者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出行体验。
据张朝翔介绍,为在移动出行领域占得先机,北汽昌河“移动众创空间”战略从差异化的角度,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众创”模式。
通过开放、协作、跨界、融合的众创模式,北汽昌河将汇聚多方智慧和力量,实现技术众创、产品众创、服务众创以及资金众筹等,进而建立起一个移动出行场景应用的开放性众创平台,传统的闭合的链条式的汽车产业,将转变成为一个开放的蜂窝状的大汽车产业,汽车产业将实现与互联网产业更深度、更广泛的融合,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整个汽车产业的边界。
基于“众创”的理念和模式,北汽昌河不仅与全球物流巨头DHL开启全面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创新的应用场景,发力城市新能源物流终端;同时,还与北大创业训练营合作启动了产业双创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囊括“全球创新创业大会”、“北大创业训练营-北汽特训营+产业双创孵化基地”以及“北汽昌河产业实践基地”等在内的移动出行领域的开放式创新大平台。
渠道整合,一个都不能少
此次战略发布会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要点,就是关于北汽昌河、北汽威旺经销商渠道整合,以及产品阵营的梳理。
昌河汽车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孙贵洋用一组数据向我们展示,在乘用车市场10万元以下区间内,市场年均销量可达0万辆。目前,威旺与昌河诸多车型售价区间均定位于5-15万元,倘若单打独斗,以目前年均十几万辆的销售业绩,并不具备消化市场空间的潜力。
待昌河、威旺双方重新构划融合后,在15万元以下市场,大昌河体系内,将可实现多款车型的全区间覆盖,而在五年时间内,其或可兑现“百万千亿”的目标承诺。
孙贵洋介绍道,双品牌整合之后,北汽昌河一级经销商将有多家,二级经销商将有多家,覆盖个市县,网络覆盖度达到75%。
与此同时,多个经销商售后服务网点,也缩小了用户的服务半径。这也极大方便了区域管理人员,集中精力管理好所辖区域的经销商网络,完全实现对经销商的PDCA辅导,提升他们的经营能力与营销能力。
关于渠道整合,张朝翔也坦言,“一个都不能少,不会主动清退任何一家。”好在年,北汽大昌河全年目标15.5万辆,相比去年昌河+威旺的18万辆,其目的在于放慢节奏、提升经销商的能力、信心与战斗力!
车市红点认为,面向汽车产业的多元化未来,北汽昌河的“移动众创空间”战略将以足够的前瞻性和开创性,实现产业发展模式一系列的创新与变革,也有望凭借这一优势破局。
而昌河与威旺的渠道整合、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与梳理,以及全新品牌、车标的设计,相信也会在北汽大昌河全新蝶变之际,陆续向外界公布。至于这个造车新势力,能否实现百万千亿这个宏伟的目标,时间会给予我们答案!
欢迎分享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