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皮香附鸡
用料:陈皮15g,香附子10g,鸡肉80g,葱白10g,生姜6g。
陈皮、香附煎取药汁,将鸡肉切丁,放入药汁中煮熟。食鸡饮汤。
方中陈皮味辛苦、性温,有通气健脾之功效。
故该方具有疏肝理气消瘩之功效。
2、积壳砂仁肚片猪肚半只,积壳5g,砂仁5g,肉桂1g,食盐、生姜适量。
将研为细末的枳壳、砂仁、肉桂及姜末纳入洗净的猪肚内,扎好后入锅,煮熟。
方中猪肚味甘,性微温,有健脾益胃之功效。枳壳味苦、酸、性微寒,有治脘腹胀满之功效。
故该方具有补脾益气、行气和胃之功效。
3、五香槟榔槟榔20g,陈皮20g,丁香10g,豆蔻10g,砂仁10g,盐少许。
诸药放锅中炒出香气,放盐。饭后嚼食。
方中槟榔味苦辛,性温,有破结,下气行水之功效。陈皮味辛,性温,有理气和中之功效。丁香味辛性温,有温中降逆之功效。
故本方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
4、莱菔子粥莱菔子25g,大米g。
莱菔子炒熟后研末,与大米共煮成粥后食用。
方中莱服子味辛甘、性平,有消食除胀之功效。
故本方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
5、胡萝卜淮山药内金汤胡萝卜g,淮山药20—30g,鸡内金10—15g,将胡萝卜、淮山药、鸡内金同煮,加入红糖,服汤。
方中淮山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胃之功效。
方中胡萝卜味辛甘、性平,有下气消食之功效。鸡内金性甘平、味微温,有消食健胃之功效。
故本方有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效。
6、甘梁粥甘蔗g,高梁米30g。
将甘蔗榨取汁,同高梁米一起煮粥。
方中甘蔗味甘性平,有健脾、生津、利尿之功效。高粱米味甘涩、性温,有健脾益胃之功效。
故本方有清热化湿之功效。
7、梅花粥梅花5g,大米g。
先煮大米粥,待粥成时,加入梅花即成。早晚空腹时服用。方中梅花味酸涩、性平,有开郁和中,化湿之功效。
故本方有清热化湿之功效。
8、丹参三七鸡鸡1只,丹参30g,三七10g。
将丹参、三七切片,放入鸡腹中,放砂锅中煮熟。吃肉饮汤。方中丹参味苦,性微寒,有活血护肝之功效。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故该方具有活血化瘀,和胃止痛之功效。
9、田螺墨鱼骨羹田螺g,墨鱼骨20g,猪肉g,蜂蜜50g,贝母10g。取田螺肉,与猪肉共炖成汤。另将墨鱼骨、贝母共研细粉,连同蜂蜜加入肉汤中,待肉化成羹状,如腔液即可。空腹时吃,连服半年。方中田螺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墨鱼骨性咸、涩,味温,有收敛止血之功效。
故本方具有活血化瘀,和胃止痛之功效。
更多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