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几年前我对自主品牌的产品力以及品质着实没有太大信心。不过,经过这两年自主品牌几款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产品试驾之后,如今你已经很难再对自主品牌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坏印象了。我们今天的主角,昌河Q25,虽然它的定位仅仅是一款小型SUV,售价也只有5~7万元(预售价),但是在了解过它的背景以及产品力之后,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对如今自主品牌的成长感到欣慰。
新车背景
昌河Q25定位于小型SUV,之前官方公布的预售价为5.59万~7.69万元之间,它与北汽绅宝X25出自同一平台,竞品车型锁定哈弗H1、江淮瑞风S2以及长安CX20。根据厂家的介绍,昌河Q25的产品基调是“人有我优,人无我有”。当然,好产品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要让产品会说话。
两优一欠
我曾经听一位豪华品牌的产品负责人讲,如今他们在设计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更高,原因是当前的产品同质化趋势太过严重,动力、操控、配置,各个企业之间的差距都在伯仲之间。所以,设计是一个更好的突破口。我很同意他的说法,回归到昌河Q25来看,在同级别竞品之中,它即没有过往那些小型SUV的匠气,也绝不是那种飞扬跋扈,让人看过之后抓不住重点的产品。精巧、有特点、辨识性高是昌河Q25不同于其它竞品的地方,也是它第一个需要加分的地方。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在同级别竞品中,我给了昌河Q25一个不低的分数,但是坦白讲我并不是一个相貌党,相比之下,工艺方面的考量是一个靠试车吃饭的汽车编辑更应该注重的地方。
先说两个优点。第一,我仔细看了车身的所有接缝,对称点位缝隙宽度一致,没有明显差别。可能有人说,你看这个有何用?首先,接缝是否均匀是奥迪特AUDIT(汽车行业产品品质抽检标准之一)的固定评价标准,它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厂家在产品一致性上的水平。其次,接缝工艺控制实际上是由内而外的,也就是说如果一款车在安装之初,或者说全车无数个零部件中有任何偏差,哪怕这种偏差小到分毫,那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下线之后的整车接缝宽窄不一。而这种问题,极有可能导致行驶过程中在特定速度下传来莫名其妙的风噪。你也可以理解为“哨”声。别以为我在危言耸听,可能很多已经习惯了驾驶合资品牌车型的读者,认为这种问题发生的机率微乎其微,但我要告诉你,我曾经开过不止3辆存在这种问题的车型,他们之中既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资品牌。
第二,打开昌河Q25的车门,你会发现一个很多合资车都做不到的细节。昌河Q25的车门才用了双道全包覆密封条设计。当然,一条密封条的生产成本与安装成本都不高,但对于汽车企业,每年数万、甚至数十万的产量而言,这一定是实打实的成本。我看过很多合资品牌的车型,甚至是价格上升到20几万的车型,很多采用的都是半包密封条设计。所以,昌河Q25行驶当中的噪音控制,并不像我过往开过的一些入门级自主品牌车型那样“震耳欲聋”。
虽然Q25外观无论卖相还是品质,都在同级别车型中可圈可点,但有些地方还是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可能是由于搭配更大尺寸的轮圈,达到视觉的比例线条,因此昌河Q25才用了尺寸为/50R16的轮胎。必须承认,更大尺寸的轮圈的确对提升整车的视觉效果收效甚佳,但是我还是认为在小型SUV上没有必要选择的宽胎,相对条件下阻力大、油耗高、噪音也略大,不如换点更为实际的舒适性配置。
一张舒适的座椅,比什么都重要
相比起内饰的设计以及配置,我会更加务实地看待时刻与我的身体朝夕相处的座椅。没错,一张舒适的座椅,比什么都重要。昌河Q25的座椅为手动6向调节(带有腰部支撑),其实我想告诉你,座椅的舒适程度只跟三个方面有关系,一个是填充物的软硬拿捏,另一个是坐垫角度,最后是支撑。对于一台几万块的小车而言,谈支撑,未免牵强。如果是这样,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能坐到一个类似于“盆儿里”座椅上,也就是说坐垫的倾斜角度要可调。可以说,除了谈起来牵强的支撑,其它两项Q25的表现都很好。
昌河Q25的内饰设计比较跳跃,线条走向也比较活跃,与车身同色的色系搭配很明显是想营造运动感。当然,这种跳跃当中略显生硬的配色,不能否认有些人很喜欢,但有些人却不感冒。
当然,这方面的决定权最终在于你对美的认识,而非我。配置是厂家再三强调的卖点,当然,我并不希望自主品牌今后的路依然主打配置牌,但至少目前对于所有自主车型来说,配置的丰富程度依旧相当重要。我们所试驾到的车型并非顶配,但基础配置还是亮点很多的。对于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给你一个造型并不生硬,甚至略带高级感的中控屏,并且内部的交互系统UI风格和操作速度都让人几乎挑不出毛病,这显然是超出预期的;另外,车内所有的按键阻尼,很显然经过昌河工程师的特别“照料”,虽然阻尼谈不上什么厚重感,但没有“硬着陆”般的按键触底显然已经足够了。
其实配置上的亮点还有很多,例如自动启停、光线感应大灯、感应雨刷、手机互联。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详述了。总结一句话,对于配置来说,天空飘来五个字,.....。
可靠比性能更重要
对于入门级的小型SUV来说,想必不会有谁用它驶向赛道,所以对于昌河Q25的动力表现来说,一定是可靠性更重要。虽然厂家并没有透露这款发动机是否与昌河之前一直在产的铃木小排量发动机有何渊源,但我相信没有任何瓜葛似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对于小排量发动机的生产而言,昌河很显然有足够的发言权,可靠性不是问题。如果非要谈谈动力性能表现,我的试驾感受是这台发动机的最佳出力点在转速偏高的区域。
最后看热闹
昌河Q25所在的小型SUV阵营,其实细数起来在这个价格区间中能称之为竞品的并不多,哈弗H1、江淮瑞风S2、长安CX20,所以就目前来讲,Q25所在的市场中并没有形成一片红海的局面,因此切入市场的时机还是比较早的。而作为后来者,昌河Q25目前的产品策略很明显,对手哪痛打哪,因此市场表现值得期待,我们等着看热闹。
素材来源:转自选车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