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用车这条赛道上,后起之秀SUV一直以极快的增速对轿车狂追猛赶,然而眼看着即将超越轿车之际,SUV却突然开始“打盹”了。
辣评系列往期回顾:
辣评5月合资SUV销量:韩系回归、新旧交替合资SUV转变正当时
辣评5月自主轿车销量:不足三成车型增长帝豪两兄弟霸屏
辣评5月豪华品牌销量:一半品牌同比下跌进口关税下调的锅?
辣评5月MPV销量:宝骏跌出前五师弟宝骏要上位?
辣评5月自主车企销量:21家车企同比下跌中国车市兼并重组苗头已现
根据来自乘联会公布的数据,年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8.6%。其中SUV销量为76.81万辆,同比增长6.8%,低于轿车12.6%的增幅,而这也是近年来SUV增速首度落后于轿车。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现在SUV被轿车反超完全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今后SUV暴涨的局面将很难再出现,而轿车市场的优势会逐渐被巩固。”
从市场份额来看,自主品牌依旧是SUV市场中难以撼动的势力,5月自主品牌SUV共售出辆,占总销量的57.9%,哈弗H6仍然以月销辆的成绩高居榜首,宝骏、博越分别以辆、辆的成绩分列2、3位。
而从细分市场来看,小型SUV以及大7座SUV市场下滑均十分明显,传祺GS8、长安CS95、哈弗H2、瑞风S3等车型销量下滑告诉了人们两个道理:1.品牌向上尚未成功,中国品牌仍需努力;2.像以前一样靠价格优势在低端市场走量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虽然再次坐稳了冠军宝座,但本月H6销量依然出现了同比下滑,作为目前长城旗下唯一走量的车型,哈弗H6身上承担了“千斤重担”,如果长城真的没办法扭转H1—H9,甚至是VV7和VV5的销量颓势,那哈弗H6真的要付出近乎疯狂的努力才能让长城汽车避免被挤出自主三甲的命运。
连续两次把“老霸主”哈弗H6拉下马后,宝骏开始后劲不足。这其中有“自家兄弟”宝骏分担走部分客户有关,也与品牌力、产品力不足有关。就像前文说的,随着消费升级像以前一样靠价格优势在低端市场走量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宝骏真的想明白下一步要怎么走了么?
博越在“吉利速度”的光环下大跨步增长,时刻准备着把哈弗H6和宝骏两块“绊脚石”挪走。但是在火爆的同时,消费者对于博越变速箱,发动机的投诉却从未中断过,看来吉利也应该稍微放缓脚步,将质量问题集中解决一下,毕竟产品力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短短3个月就将月销量冲至+,看来等宝骏潜力完全兑现之日,哈弗H6又要活在被拉下马的恐惧中了。
随着领克01、VV7等具备话题性的自主高端车型上市,荣威RX5“互联网SUV”的光环便显得没有之前显眼了,好在在脱下“网红”外衣后,RX5也是一辆颇具内涵的车,在SUV市场上仍能占据一席之地。
曾经仅次于哈弗H6和宝骏的“世界第三人”,如今却沦落到销量腰斩的窘境,仅靠中期改款的GS4还能翻盘么?
除了饱受质疑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帝豪GS在其他方面还算可靠,若有朝一日换成CVT变速箱,帝豪GS销量可能还会再上一截。
如果说博越让吉利在紧凑级SUV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而帝豪GS又让吉利在跨界SUV市场获得发言权,那么远景X3就是吉利正式进军小型SUV市场的第一场重要战役,但在这个市场上想真正崛起,跟宝骏一决高下,吉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说竞争不过宝骏,但长安CS35的优势在于上市时间长,积累了不少口碑和人气,如果能进一步提升性价比,CS35的日子过得肯定会更好。
瑞虎3绝对是小型SUV中的“元老”,不过在目前近乎白热化的竞争下,光靠吃老本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款瑞虎3在配置、价格上都做了相应改善,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
在十万元内紧凑SUV市场中,远景SUV的性价比加上吉利的品牌号召力的组合能吸引相当一部分消费者。
领克01凭一己之力销量已经快追上隔壁WEY的两款车型了,可以说至少在中国品牌高端化这条路上,领克是目前走的最远的。
本就竞争激烈,长安还在CS75之外又推了一款CS55,导致内耗加剧。本来在中期改款之后CS75一度让人觉得脱胎换骨,销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可惜不久后就陷入了“机油门”事件中,上升势头戛然而止。
同上,在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还要面对自家产品带来的内耗。另外CS75和CS55两款产品的价格、定位都有重合之处,也让消费者纠结不已。
尽管5月销量有所降低,但进入年后MGZS整体表现优异,依靠“互联网SUV”概念,主打“高颜值”、“经济性”,在年轻一代消费者群体中受到了追捧。
运用了DragonFace设计语言的宋MAX一经上市就红得发紫,销量直逼“老大哥”GL8,这也让同平台,销量却不温不火的宋嫉妒不已。不过好消息是在下一次中期改款时宋也将搭载这套DragonFace设计语言,届时宋会不会也能一飞冲天呢?
在观致暴涨的销量中,观致5SUV承担了大部分,而在观致5SUV的销量中,租赁公司出行公司承担了大部分。去年8月观致获得家和众信集团3万辆的采购订单,计划分24个月完成交付。此外,相关消息人士指出宝能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动云与观致签约,将于年购入4万辆观致产品,平均每月交付在台左右。
在经历过上市后短暂辉煌后,长安CX70销量就开始持续走低,不得不用“官降大法”来刺激销量,究其原因还是产品力竞争力不足,当然,自主车企蜂拥进入7座SUV市场也是重要原因。
曾经也是“万台俱乐部”成员的远景S1如今只能在-台左右徘徊。不过作为一款老平台的改款产品,远景S1的研发费用并不高,对于吉利来说这款车只负责“增砖添瓦”就够了,至于是增1万还是增7千,或许吉利并没有抱太多期望。
曾经的中国品牌向上“领军人”,率先打破自主品牌价格天花板的“带头大哥”如今也陷入了销量泥潭,毕竟目前整个7座SUV市场都在萎靡,连细分市场标杆汉兰达都在降,传祺GS8又有什么办法独善其身呢?
一款众泰想“洗白”自己的原创之作,可惜脱去“山寨”外衣后的众泰实在拿不出像样的产品硬实力,只好以颜值、价格等取悦消费者,在这个消费升级趋势日益凸显的市场中,众泰这么做绝非长久之计。
打破长城销量瓶颈的最好办法就是推出一款能分担H6销量的车型,于是紧凑型SUV哈弗H4应运而生。若H4能像H6一样一路走红,那长城就能顺利走出瓶颈,更上一层楼,但是若H4像H8、H9一样叫好不叫座,那长城可能就此退出自主品牌TOP3了。
尽管幻速S3在价格上有优势,又打出“紧凑型7座SUV”的噱头,可是品牌力的缺失还是让幻速S3难以站稳脚跟。
当“新车效应”过去之后,这款曾经销量破万的车型如今也几近“腰斩”。提到WEY人们不可避免的会与领克进行对比,然而相比领克01,VV5缺乏沃尔沃在技术方面的强力背书,在竞争的第一阶段,VV5已经落于下风。
在瑞虎5x的售价区间中,竞争对手实在太过强大:哈弗H6、宝骏、吉利博越等,这也难怪瑞虎5x自上市起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销量表现。
7座SUV产品越来越多,但细分市场却在逐步萎缩,这也导致曾经销量累计突破30万辆的风光“风光不再”。
相比之前动辄破万的销量,哈弗H2也难以避免“腰斩”的命运,尽管小型SUV市场开始下滑,但是宝骏,远景X3等车型依旧能混的很好,看来长城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和VV5一样,缺乏强力品牌的技术背书,但是最近VV7在营销上着实“露脸”,代言人C罗在世界杯上的的优异发挥让VV7得以长期霸屏。
当年借助SUV正当红的风口,陆风X7几乎是一夜成名,红遍半边天。但当市场回归理性,浮华褪去后陆风X7开始举步维艰,可能对于陆风来说,只有踏实下来提升产品力、品牌力,做好自己才能走出困局。
作为RX5的小弟,由于价格重叠,RX3的日子并不好过,看来“互联网SUV”这个噱头也不是百试百灵的。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趋于理性,再高的颜值也会败在产品力/品牌力缺失上面,东南DX3的销量证明了这一点。
奔腾X40作为一汽奔腾旗下最热销的车型尚且如此,可见一汽在能带来大量红利合资项目上花费了太多精力,对于自主板块的后倾颓已经无计可施。
众泰“多生孩子好打架”战略下的又一个“孩子”,虽然现在销量看着还过得去,但未来一旦市场反响不够好,众泰极有可能抛弃这个“孩子”,转而去造一个新的“孩子”出来。
去年风光S上市时,厂家请来时下最火的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总冠军GAI,着实让风光S火了一把,然而上市后S销量一直是不温不火,看来在做好营销之余,东风风光也该在其他方面多下功夫了。
猎豹CS9将“i-SUV”概念标签引入市场,强调互联网SUV+个性化SUV,但是从销量表现看效果一般。目前中国移动互联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当手机几乎可以做任何事的时候互联网SUV对消费者的吸引力真的有限。
幻速S5定位紧凑型SUV,价格却与小型SUV看齐,然而高性价比并未能为幻速S5换来良好的市场前景。
上市之初汉腾X5希望以“四高”打开局面:高颜值,高品质,高配置以及高性价比,然而从目前销量表现来看汉腾X5并未能重现汉腾X7上市之初的“黑马”态势。作为一个新品牌,在市场的“蜜月期”过去之后,如何能让品牌被消费者接受,让产品在市场上真正的站稳脚跟是汉腾汽车需要考虑的。
覆巢之下无完卵,面对整体下滑的小型SUV市场趋势,传祺GS3也免不了成为寥寥成功者脚下的“垫脚石”。
自问世以来,GS7一直活在“自家兄弟”GS8的阴影下,在产品定价方面GS7也陷入比上资历不够,比下价格过高的尴尬局面。
众泰T也是众泰原创度极高的一款作品,然而根据众泰的一贯表现来看,甩掉了“山寨”的包袱后,众泰T在品控上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启辰T70诞生在曾经诞生过过逍客、奇骏、科雷傲等车型的平台上,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新亮点,但胜在稳定性强,但由于价格偏高、配置不够、尺寸不足等原因,销量上一直达不到预期。
以幻速这个新品牌的品牌力暂时还无法撑起中型7座SUV。
荣威RX8采用了非承载式车身,按说车身刚性和通过性应该是主打的亮点,但官方的定位是“豪华智联网SUV”,或许让受众弄清楚到底是怎样的定位,也有些难度吧。
华晨鑫源与意大利SWM的结合,成功为自己贴上了“意大利制造”的标签,然而尽管如此,斯威的品牌力仍然不足,毕竟SWM这个摩托车品牌已经消亡了30年了。作为首款产品,斯威X7没能打响斯威这个品牌,而在营销上,除了赞助国际米兰、重庆力帆等足球俱乐部,在斯威身上再找不出其他亮点了。
随着消费升级的进行,中国车市已经趋于理性了,众泰T在品控上若再不发力,光靠途锐+Q5的外观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迈威曾经依靠高性价比+7座设计+高颜值,在上市之初月销量一度超过,然而由于产品品控做的实在太差,高销量并没能维持多久。
猎豹CS10和力帆迈威一样也曾有过辉煌时期,但由于质量问题频发,车辆安全性能不高(C-NCAP安全碰撞试验仅获三星),CS10也开始一路走低。
对一个全新的自主品牌来说,比速T5的销量也不算很差,但是相比汉腾、斯威等品牌来说,比速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这可不是花钱请黄晓明代言就能得到实质提升的。
汉腾X7上市之初便祭出亲民价+大空间+高配置+堆内饰,这四样“杀手锏”,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后劲不足。作为一个新品牌,在度过市场“蜜月期”后应该如何生存,是汉腾目前需要考虑的。
在景逸X5的定价空间内,竞争实在太激烈,要想从长安CS75、宝骏等产品中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太难了。
瑞虎5这款车曾经是奇瑞的希望,无奈同级别竞争对手太多,想要“突围”,还得在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多下文章。
开瑞原本主推商务车,后来看中SUV市场的红利,又去转型做SUV却转型去做SUV。在开瑞K60的整体营销以及定位中,总给人一种“披着SUV外衣的MPV”的感觉,有些不伦不类。
北京40的产品定位还是过于小众,外观如此硬派的车一般人在都市里实在难以驾驭,不过从数字来看,这个“小众”的群体有所增长。
随着小型SUV市场集体下滑,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瑞风S3原本高性价比的优点已经逐渐“泯然众人矣”。
长安CS15问题和瑞风S3类似,面临越来越多高性价比小型SUV竞争下,长安CS15显得愈发无力。
东风风神AX7虽然利用先天优势,采用了合资技术,但是它却没有将手中的牌打好。想要追赶上其他优秀自主品牌,风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启辰T90的外观太过个性,无法满足主流用户的喜好,此外,启辰的品牌认可度相对较差,T90的配置也无法与其他自主品牌同级车型相比。
力帆X60光5月份销量就已经占据年1-5月累计销量的百分之86,难道X60经销商都跟卖古玩的一样,仨月一开张,开张吃仨月?
MG锐腾与同门师兄荣威RX5实力本是旗鼓相当,然而实际销量表现确实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锐腾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过于青睐激进的动力,而忽视了其他配置。
随着小型SUV市场的下滑,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宝骏等“大佬”霸占了,瑞虎3x想崛起难度太大。
虽然5月销量站稳脚跟开始回升,可进入年后绅宝X35累计销量还是同比降低了近50%。北汽高层自己也明白,在经历了年的失败后,绅宝要学会做“减法”了,减少低竞争力产品,减轻经销商负担,聚焦终端提升,只是不知X35在不在“减法”的序列中。
即使在纯电动车中,这个销量表现也难称优秀。
哈弗M6作为老款H6的换壳产品,严格意义上讲产品力并不是很强。随着哈弗H6迫于销量压力开始降价,哈弗M6的生存空间就被无限极压。
瑞虎7始终没能证明自己。
在营销上哈弗H7从来都不是长城营销工作的重点,而且哈弗H7定价十分尴尬,低配版H7面临与H6的竞争,而高配版则面临WEY品牌的竞争,两相挤压下哈弗H7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哈弗H9硬派越野SUV的定位过于小众,21.98-27.28万的定价又直接面临合资品牌竞争。在WEY品牌诞生后,H8、H9的销量更是面临着VV5、VV7的直接竞争。
瑞风S2的问题和S3一样,随着小型SUV市场集体下滑,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瑞风S2原本高性价比的优点已经逐渐“泯然众人矣”。
猎豹旗下首款量产电动车。对于猎豹来讲,这款纯电动车销量还算不错。
目前改款Q35已经上市,配置进行了升级,性价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未来Q35的表现肯定会比现在好。
国际化的前脸,家族式的设计,还有一个拉风的名字——Q7,昌河这一步不知是对是错,前文已经说过,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市场已经趋于理性,靠低价、抄袭等方法的老路已经再也走不通了。
虽然销量并不高,但骑士已经是一汽海马唯一拿得出手的车型了。
在新造车企中,君马还算是比较靠谱的,至于最终是否能成功存活下来,估计君马自己心里都没底。
这次众泰更厉害了,大众概念车CrossCoupeGTE还未上市就惨遭抄袭,不过仅靠抄袭个外表就想站稳脚跟,这在10年前的中国车市或许有可能,但在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的现在,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当年DX7能大卖的原因就在于宾尼法利纳设计的外观,如今在DX7销量一跌再跌时,东南还想用改外观的方式挽救它,前一段时间,东南汽车提出了全新设计语言翼3,这套设计语言将搭载在DX7Prime上。
以目前野马T70、T80等车型并不理想的销量表现,不知道野马的年10万辆销量计划将如何实现。
曾经销量过万,如今一蹶不振。可以说在这一轮自主品牌的竞争中,海马已经掉队了。
销量不仅同比下跌了一半,环比也下降了46%,排名下滑20名……元真的不行了吗?
难道是森雅R9的上市让R7五月断崖式下跌?
GS4销量下滑如此严重,混动版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啊。
7座SUV成市场新宠了吗?恐怕没有。
虽然宣称是针对80、90年轻群体推出的车型,但外观造型是否真的符合年轻人的需求是个疑问。此外,硬派越野风格的受众究竟有多大,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又一款一直在下跌的小型SUV。
BJ是最纯正的ORV越野车,最早诞生于年。看这个同比增幅也是相当吓人了,大概就是情怀爆表吧——“致敬经典”。
除了告赢福特,野马在其他方面几乎没什么存在感。野马T80这款车上市之初官方打出了“始于颜值/陷于内饰/终于性价比”的宣传口号,不过从目前的销量表现和消费者的感知来看,野马的营销效果不是很高。
早期口碑就不好,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注定会被消费者遗忘。
优6SUV销量这么惨淡,却是东风裕隆的销量支柱,东风裕隆俨然已是边缘化车企了。
紧凑级SUV,还提供七座版,卖点还是挺多的。但是目前销量并不高,即使对新品牌来说也算差强人意。
森雅R9在配置上的优势目前还是难以平衡其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口碑上的劣势,销量平平。
首月销量破万真的只是昙花一现。有宝马做背书,也改变不了它是中华的事实啊。
买不起途观,就买大迈X5?看1-5月的同比跌幅,靠山寨是走不远的。
在中国市场,小型SUV依然看不到未来。
吉利旗下最小的SUV,甚至比很多竞品还小,虽然销量在吉利内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小型SUV市场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硬派越野车市场本来就小,现在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了。
五月销量虽然没有下跌,但1-5月累计销量跌幅不小。产品价格品牌均无优势,一汽奔腾又把营销精力主要放在X40上,也就难怪X80销量如此低迷了。
P8作为WEY品牌下首款插电混动豪华SUV,从亮相开始便备受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