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董事监事悄然离场,中航工业彻底退出

导读

8年多前,中国长安一场轰轰烈烈的重组,震动了整个中国汽车圈。8年后,在中国长安已成为中国领先的汽车集团之时,中航工业却选择悄然退出。

近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董事会与监事会成员发生调整,4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称中航工业)旗下管理人员离职。

目前,长安汽车董事会与监事会已无中航工业人员席位,这也就意味着,中航工业或已彻底从长安汽车退出。

年已有退出迹象

此次人员变动共涉及8人,包括现任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其中7人从董事会退出,1人从监事会退出。

而在这退出的7人中,中航系人员共有4人,均身居要职。

来源:工商资料

该4人退出后,中航工业方面将不再在中国长安的董事会与监事会中占据席位。

事实上,中航工业的退出早在年就已开始了。

据了解,年,国家工商总局提供的相关信息已经发生变更,长安集团成为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即兵装集团)独资拥有的公司。

退股后,中航工业仍在中国长安董事会与监事会拥有一定席位,直至今年2月才全部离场。

当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旧是我国汽车集团第一梯队,但是相比此前,少了中航工业旗下的这几家车企,优势已然不是那么明显。

重组之初已埋下退出“种子”

有分析认为,早在重组之初,中航工业就为退出埋下了“种子”。

年,中航工业携旗下昌河汽车、哈飞汽车等公司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以下简称兵装集团)联手重组中国长安,整体规模更是达到了中国前三。

重组后,中航工业拥有中国长安23%的股份。

然而,昌河汽车与哈飞汽车在并入中国长安之前处于亏损状态,重组后,两家公司的情况也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事实上,昌河汽车在并入中国长安后,始终未能融入该企业。

年初,昌河汽车便与长安集团“决裂”,为了“自救”,年12月,昌河汽车并入北汽集团。

而哈飞汽车方面,并入中国长安后同样也是越来越没落,多年来深陷亏损。

数据显示,年,哈飞汽车销量仅为38辆,年更是一辆未售。最终哈飞汽车消失在人们视野,如今其品牌、车间、设备、生产资质都已“变卖”。

在昌河汽车与哈飞汽车齐齐退场后,中国长安里中航工业的“元素”几近消失。

在此背景下,中航工业退出中国长安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汽车头条、长安集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gj/5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