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日本网站看到一则新闻,吉姆尼新车预订要等一年以上才能交货,比特斯拉还没在中国建工厂时等待的新车交期还久。
未免有人可能会问到吉姆尼是啥?!请参照下图:
噢,弄错了,应该是这个样子!
由于外形酷似MercedesG-class,于是,人们叫它MiniG。
历代车型
吉姆尼是一款年诞生,最初用于山间林地建设、测量、搬运的四轮驱动工具车。
作为经典车型,吉姆尼可谓短小精悍,早已在日本国民的心中拥有一席之地,更别说改装成奔驰G-class,价格还不到其五分之一的噱头了。
01
低估吉姆尼
在许多用户心中,年发布的全新吉姆尼,是20年来第一次的完美车型,因此许多用户一直在等待它。
日本国内含税价格为1,,起,约9万元人民币。
由于多种原因,需求大大超出了生产规模。
新车发布时宣布的国内销售目标是吉姆尼15,台,即台/月;吉姆尼Sierra台,即台/月。
而实际上的预定台数在年为~2台/月。
年1月更是增加至台,年3月时,预定车辆数量已增加到台。
年4月,吉姆尼继续追加订单约辆,9月份再次突破3,辆汽车。
在这种状态下,交货无法赶上。
可以说从年7月款新吉姆尼发售开始,就将交货时间延迟了一年多,并且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到现在。
为什么呢?
“与首次发布时相比,我们已经增加了生产规模,但再次增产会很困难。因为我们不知道新车的需求何时会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出生率会下降,人口也会老龄化。当需求下降时,我们将拥有过多的生产设备。”
不得不说,吉姆尼是一款出色的汽车,而铃木本人低估了吉姆尼的受欢迎程度。
02
放弃中国市场
说到吉姆尼不得不说一下它的老妈子——铃木汽车。
年铃木先后终止与长安、昌河的合作,年下半年,铃木汽车正式宣布退出中国。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国内市场的日本车企之一,在中国摸爬滚打近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铃木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经典车型:奥拓、羚羊、雨燕、天语等。
凭借着油耗低、价格实惠等优势,铃木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汽车销售市场上春风得意。
而如今的退出也令很多人费解。东进君妄自揣测了一下铃木退出中国的理由:
铃木在汽车这块,坚守开发和制造轻量小型汽车,本着薄利多销的策略进行销售。
刚进入中国时,中国还处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消费者需要经济实惠、能耗低的代步工具。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变了,开始需要动力强劲、空间大的汽车。
也许是董事长铃木修秉承一贯的经营理念,不愿意放弃小车型汽车的生产转去迎合市场,才决定退出中国吧。
不过,铃木虽说是一家以生产小型车见长的企业,但绝不是一个“小厂”。年,铃木汽车在全球的销量达到万辆。
在刚刚公布的世界强排名中,铃木以.18亿美元位居第位,利润率更是达到4.62%,比中国最能赚钱的上汽3.99%要高不少。
年铃木道雄创立了铃木纺织机器株式会社。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制造和销售摩托车、汽车、船外机等,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便利。
东进君认为正是因为这种转变,让铃木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日本国内的舆情也表明铃木低估了产品,趋于保守。时值铃木株式会社诞生周年,不禁令人唏嘘。
未来的铃木,你怎么看呢。
当然,不单是铃木,日本的汽车产业已在全球布局,随着日本社会的老龄化,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除了各种车辆的研究、设计、制造人才以外,还需要从事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人才。
东京工业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的机械工学科,武藏野美术大学工艺工业设计学科的汽车设计等都是该专业领域的优势学科,需要详细咨询的小伙伴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