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的师弟师妹们,大家好!我是16级的郑欣慧,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和你们分享“我的大学”和“保研经验”。
郑欣慧
专业:临床医学
成绩:前2%
英语:六级分,口语B+,四级分
保研去向:医院内科学专硕
实践: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荣誉奖励:获1次校长奖学金、6次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青岛市高校手语联盟比赛二等奖、创青春”青岛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青岛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学习标兵、优秀毕业生等
技能证书: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健康管理师、手语证和志愿者证等。
以上是我大学获得的荣誉,但我自己很清楚,大学珍贵和美好的东西远不止于此。
NO
.壹.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将分成以下部分来和大家分享:
Part01
大学应该如何度过呢?
这是需要用五年来回答的题目,而答题人只有你自己,什么最重要只有你知道,多去了解一些,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去做就好了。
我们想要什么呢?
可能步入大学前,你想的是自由的生活,甜甜的恋爱,宿舍夜谈两三点,三五好友打游戏撸串。确实啊,这些都是很美好的经历,但除此之外,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很佩服的人和生活:
一位护理专业的学姐,社团、学生会、兼职玩的飞起,在四年期间走遍了全国的每个城市,大四还申请在协和实习一年,然后脱产考研成功上岸。
一位其他学校的同级同学,五六篇一作sci,中文核心与二作sci有十几篇,已经是一家英文杂志的审稿人。
一位临八的师哥,从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到六级、托福、超级流利的口语发音,医院实习后,不论是和外国患者交流,还是做英文病例汇报等都非常优秀。
青医同级保研的同学们,专业课学习非常努力坚韧,平时学习做好预习复习,考试月更是每天凌晨一点以后回宿舍,学校各地(博学,博知,博远,博文)都布满大家朗朗的读书声。
毕淑敏有一项心理实验是让你在白纸上写下你认为最重要的五样东西,然后认真思考,逐一进行舍弃,最后剩下的就是你真正想要的。我想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也是这样安排,在每个时间段进行重要性排序,想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努力就好了。
当然,知易行难!即使我们都知道专业课,英语科研等非常重要,也想要去做,但距离成功仍有很多的困难。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Part02
专业课
专业课方面可以分为两大类,有趣的和无趣的,我医院见习的时候,当时专业课学习内科外科耳鼻喉妇产科等等,可医院的科室中的病例相结合,比如刚学了内科肺炎这个疾病,第二天去呼吸科见习时候老师就会重点带我们去查房肺炎的病人,进行系统的问诊和体格检查,然后再回到办公室细讲这个病。这样学起来生动形象,也有点医生的意思。还有大三下解剖实验课,大二的生理实验课等等,凡是可以和操作相结合的,都会有趣一些。
其他相对枯燥的科目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多问为什么,尤其是在课堂上,不要把课本的知识简单呆板地记忆,一定要多提问,想不通的及时问老师或者和同学探讨,或者自己查阅丁香园、文献等。
第二,和同学多交流,最好不要自己独学,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是邻班的同学,大一下在博文背书的时候遇到,发现学习理念,生活观念,学习方法等等都很合拍,自此每到期末前一个月,我们就会凑到一起,一起交流,一起吃饭,一起上自习,互相监督,互相提问。有她的陪伴,我从来不觉得考试月多难熬。
第三,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宿舍属于那种一起学习,一起玩儿的宿舍,一般都一起占座、上课、上自习,晚上一起学到九点十点回宿舍闹一闹玩一玩就休息。最后的结果也很惊喜,宿舍六个人有三个成功保研。
记考试周在博学楼道过的最简陋最温馨的生日
青春画廊
医学生考试有个特点,期末考试前一个月非常重要,因为要记忆的知识太多啦!即使我当时每天认真上课和复习,期末考试前一个月不好好背书也会担心挂科。有人问了,只要最后一个月疯狂背书就能不挂科吗?答案是可以的!
那大家又要问了,平时不需要努力嘛?
坦白说,如果你追求的只是期末不挂科,那平时确实不需要努力,但期末考试前死记硬背的知识只是短时记忆,很可能回家过个年就全忘记了,而平时努力及时复习的人知识已经装在脑子里了,期末考试前的背书只是回忆性,而不是在学习新知识,记得更快,也不容易忘记。所以平时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死记硬背的多牢固,而在于把知识学透,拓展,掌握思维方法,开拓视野等等。
在期末背书的时候有个很好的方法推荐给大家--艾宾浩斯曲线。写下所学内容,按时间表进行复习打勾即可,坚持下来的人不多,但用了都说好。
我用的艾宾浩斯曲线
Part03
英语
英语真是非常非常重要!首先我们大一大二的英语成绩会被算入保研的考核,然后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复试都非常看重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成绩,还有更多优秀的同学会再去考雅思托福甚至GRE的高分。
英语学习方面方法太多了,在这里不能细说,我先强调两点吧:
第一,每天都要学一点英语,保持一个良好的英语状态。推荐用墨墨背单词、每日英语听力这两个APP;
第二,四六级考试之前一个月认真准备,刷真题,弱项突破也是非常重要和可行的方法。在这里讲一下我备考六级的方法吧,首先在大三上学期前两个月把单词背几遍,考前1-2个月每周1-2套真题,每套真题定时做,做完批分,然后每天拿出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对这套题进行钻研。阅读肯定是积累词汇,总结思路,我的听力不好,就用这篇真题里的听力练习精听,听到每一句话都写到纸上。这是最笨的方法了,但很有成效,我的六级听力比上次考试提高了分左右。
英语是每个大学生的难关,不怕问题多,因为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经验贴解决,就怕大家用一句我“英语差“而停下脚步。
1
2
Part04
科研
科研方面,我们学校相比之下是弱势的,很突出的学生非常少。但是长远来看,科研尤其是基础科研,是一个医学生在上大学期间能够做的回报率最高的事情。小朋友们心里有这根弦就行,等过几年你们就可以理解这句话了。在大学期间接触科研,什么时候都不算早,什么时候也不算晚。
基础研究
大部分同学是在大二学生理的时候加入了生理的实验室,当然也有同学在大一的时候就通过师哥师姐或者自己找老师发邮件等方式加入了实验室,大一学习技术和科研入门,大二独立做实验申请大创项目,大三发文章。当然把3,4年的时间都投在实验室上,并且做出很好的成果,一定会让其他方面相对枯燥。所以还是那句话,想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
咱们学校的生理实验室是有很多的风格的,比如说我当时加入的生理实验室,我和同学们去帮博士生师姐做毕业项目,这个项目中,我们会参加每周的实验室组会,并进行相关的PPT汇报。另外项目中用到的实验方法师姐也会手把手交给我们。我们没有自己独立写文章,也没有独立的实验,但是相对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方面的事情,有得必有失。
也有的实验室,比如说最出名的董静老师的实验室,不仅是每周的文献汇报,也需要自己学技术,自己设计课题,自己写文章等等,累是非常累的,但是首先是兴趣在,加上努力之后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也有一些实验室是在学技术,并且帮师姐完成很多的实验,类似小助手,基本上需要寒暑假都待在学校的。有的老师会帮助指导写一篇综述发表,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还有单老师的实验室是温馨的、像家一样的地方,它的特色在于解剖相关标本制作和相关文章发表;周老师的实验室特点就是研究生和本科生非常多,本科生也可以有独立的课题。
大家在加实验室的时候,首先找到兴趣点,也要多打听一下以前师哥师姐的状态,确定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样工作模式。
临床研究
再就是临床科研,尤其是对编程感兴趣的男生们,R语言甚至Python都可以学起来,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医院的师哥师姐,临床的老师们要临床数据并获得指导,临床文章或许就可以搞出来了。甚至不需要数据,找老师要一些有临床意义的题目meta分析也可以搞一篇。
暑假项目
最后一部分就是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暑假项目了,我知道的有北京生命研究所和中科院,含金量都比较高,是很难得的体验,一定要记得报名,具体报名网址和方式需要有心的同学自己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