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年已入下半场,新势力18年遗留之

刘军连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当年已过半,造车新势力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仿佛还在昨日,而时至今日这些高喊着“为颠覆而来”的企业,早已没了昔日的锋芒,有的只是在竞争更为焦灼的严酷车市里艰难前行的背影。自去年起,造车新势力就在产品、融资、交付、资质等问题上忙的不亦乐乎,面对声势浩大的新势力群体,曾有业内专家预言:年能存活下来的初创企业不超过三家。但且不说存活与否,时至被称为“交付生死年”的,仅仅是从新势力年所面临的问题来看,是药到病除,还是成为了疑难杂症,18年定下的今年上半年目标是否完成诸如此类就已经够讨论一番了。“三岁孩子”蔚来赚钱了吗?“蔚来才三岁,让它挣钱不切实际。”年,面对蔚来的亏损,李斌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但即便是三岁,对于巨额亏损想必仍谁也无法置之不理。那么,在年也已过去大半的今日,蔚来赚到钱了吗?在造车新势力这支队伍里,身为头部玩家的蔚来应该是比较风光的,当其他企业还在“生死年”为交付忙到焦头烂额时,蔚来ES8早已超额完成了一万台的“赌约”,在今年6月,旗下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型蔚来ES6也正式开启了用户交付,可以说,在交付速度上,蔚来已经让不少新势力望尘莫及。而赴美上市后,“中国第一家造车新势力上市企业”的牌子也给蔚来身上镀了一层金。但正所谓凡事没有一帆风顺,除了关乎于技术bug、质量质疑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外,近段时间,蔚来还深陷自燃风波,这对于亏损不断的蔚来而言,也未尝不是雪上加霜。据财报显示,年蔚来净亏损96.亿元,这意味着蔚来连续三年累计亏损已达亿元人民币。巨额的亏损也让蔚来停止了上海工厂的建设计划。到了年,从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蔚来依旧以净亏损26.亿元的情况处在一个“不赚钱”的状态,从交付量来看,蔚来也尚未恢复去年四季度的水平,截至年4月30日,总交付量为辆。短期来看,蔚来的业绩预期依然不容乐观。不过根据4、5月份累计交付辆的数据来看,蔚来第二季度的表现或许会超过-辆左右的预期。但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蔚来的主要亏损多来源于研发和销售,据数据显示,仅在去年第四季度,蔚来研发费用就达到了15.亿元,年一年的总研发费用达到了39.亿元,总销售及管理费用则为53.亿元。毫无疑问,造车本就是一个“烧钱”的活,而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而言,研发与销售管理体系方面的投入是必须的支出,这对于企业后期的发展都是利好。只是这些投入在后期究竟能收获多少成效?蔚来到底何时能够扭亏为盈,目前也只能静观其变。“别交付给内部员工”的威马一万台目标达成了吗?在年中国汽车创新峰会上,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的一句:“造车新势力最大的挑战是交付,但不是交付熟人、也不是交付内部员工,而是交付普通用户。”直击了造车新势力最薄弱的“痛点”。去年9月,威马EX5提前两天兑现了批量交付的承诺。在交付大会上,沈晖公开表示,年威马将完成“1万台”的轿车目标,到年将完成交付“10万台”。然而沈晖最终并未像李斌那样兑现承诺,去年12月28日,沈晖向媒体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交付环节过于复杂,1万辆交付将延迟到年1月完成,但年交付10万辆的目标不会变。转眼,年已过半,威马交付1万辆的目标达成了吗?据数据显示,年前5个月,威马汽车累计交付辆,显然这与一万台的目标还相差较远,10万台更怕是难以达成,按照这一进度,恐怕时至年末也仅能完成年目标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换个角度而言,今年前5月,蔚来汽车交付了辆,小鹏汽车交付了辆,这样看来,在头部玩家中,威马是交付数量最多的企业,在今年3月威马还完成了总额3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至此威马汽车累计融资金额已近亿元。而过去的一年威马也有不小的收获,经历了产品发布下线、渠道建设以及量产交付等重要环节后,威马汽车将在今年逐步落实技术研发方面的布局,落地与百度携手成立的“威马Apollo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开启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研发。而从今年前5个月的累计交付数量来看,威马似也逐渐走上正规,那么威马对于10万台的交付目标究竟能完成多少?还是值得一看的。“要和民企竞争”的奇点,量产车就位了吗?很遗憾,并没有。年,奇点汽车首款量产车型iS6问世之时,还是造车新势力之中较早的一批,然而与同样出身互联网,同样创立于年的蔚来汽车相比,奇点汽车当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年年初,奇点创始人CEO沈海寅曾表示:“奇点未来要和民企竞争”。当奇点iS6亮相于年的北京车展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将在年内上市。去年年末,一张车尾处标着“北汽奇点”的奇点iS6车型申报图,也意味着奇点iS6已正式确定由北汽昌河代工。然而,当去年12月过完了最后一天,也并未看到iS6上市的消息。奇点公布消息称,奇点iS6上市将推迟至19年春节,并完成首批交付。奇点有望借此成为年第一个量产上市的新势力企业,更是表示将在今年年初公布多款新车信息,并在年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新车。然而,半年都已经过去了,奇点iS6量产车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见踪影,奇点iC3概念车倒是在上海车展露了个脸。成立今日,奇点汽车已在五年内完成了6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70亿,这相比于头部玩家们恐怕也是小巫见大巫。只是拿着70亿融资的奇点近乎是把“烧钱”这件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区区70亿也耐不住沈海寅的“野心”,在他的规划下,奇点汽车向着“商乘并举”、“一拖三生产布局”以及“三国七地研发布局”的模式疯狂跃进,任何一项也称得上是大手笔,难怪陷入“四年败光70亿”的传闻风波,还被爆3个月没发工资。而后,在iS6还量产遥遥无期的背景之下,奇点汽车却在年做起了商用车,拿下商用车资质后,立刻在湖南株洲建设新的专属商用车生产基地,并一口气规划了iT超微型货车、iT微型货车以及iT轻型货车三款产品。那么,问题来了,iS6量产车,在哪里?“打造多元化”的合众,有高端车型了吗?年,当合众汽车还被称为合众新能源,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首次与国内媒体见面时,他表示,合众不拘泥于一种形势,而是要打造更加多元化,为更多人设计需求。而这也为日后合众的发展动向及规划买下了伏笔。对于合众甚至整个造车新势力而言,品牌建设都是一项值得永久探讨的课题。年11月,合众推出了旗下首款量产纯电动SUV哪吒01,5.98-6.98万的补贴后售价也确实亲民。今年1-5月,哪吒N01实现交付近台,位列新势力交付排行第四位,而前三位则是小鹏威马和蔚来。或许,亲民的价格是给哪吒01带来了一定的市场,但与此同时哪吒01作为一款低端车型,难免会给合众贴上廉价的标签,这对于合众日后的发展而言并不起到推进作用。于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合众发布了第二款定位高端市场的量产车型U的预售价格,合众新能源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合众汽车。事实上,相比于一些造车新势力,合众汽车大概可以说是“五脏俱全”,手握双资质又有双工厂,这在造车新势力之中还是首个,确实叫人称羡。而这样的条件仅仅用来生产低端车型确实可惜,合众U的推出对于合众汽车而言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为资质“秃头”的零跑,实现愿望了吗?此前,零跑副总裁赵刚不止一次在媒体面前吐槽,说资质难,难于上青天。然而,年困扰了零跑近一年的生产资质问题,终于在年1月的第三天得到了解决,零跑汽车将使用长江汽车的生产资质完成造车,同时,这一天也是零跑S01正式上市的日子,未尝不可说是“双喜临门”。事实上,代工模式对于零跑来说是暂时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初期没有获得生产资质的问题。但即便是选择代工,零跑S01的核心三电部件、白车身、电子电器零部件都是由零跑自己生产的,其他配件的供应体系也都是由零跑搭建,所以在产品供应体系上首先获得了保证。其次,零跑方面会直接派出团队进驻长江汽车,对生产和品控进行实际的把控,保证产品质量符合零跑的标准。由此可见,虽然如今代工模式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但零跑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除去坚持自主研发以外,它也表示未来还是会继续积极申请资质。面对零跑的这股冲劲儿,也难怪在今年6月的交付仪式上,赵刚会说:“我们虽慢,但后期会越来越好。”了。虽然对于造车新势力,我们很难断言谁生谁死,但新势力之间的“分水岭”如今也是显而易见的。年遗留的问题在19年能否解决,今年年末是否又会迎来新的景象,均值得一探。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zc/13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