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bdfyy/
9月8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宣布与大众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至此,大众集团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企业已然成形,或将称为——江淮大众。大众在中国已经与一汽、上汽合资多年,这次却选择牵手江淮,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这些举动的背后有着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也有着大众集团平衡两家实力,扩展新市场渠道等因素。请看本文接下来为您分析大众与江淮联姻背后的战略考量:
大众与一汽、上汽合资的历史
年,大众集团与上海汽车各出资50%,成立了“上海大众”,次年首批重量级合资车桑塔纳生产下线,从此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序幕。据称,这次合资的事情早在年就开始,在6年的时间里,用超过60次谈判来将中国特色合资汽车企业的帷幕打开。
而日前,一汽-大众大张旗鼓地庆祝成立25年,可见这家合资公司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年11月20日,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大众国内第二家合资公司的成立。年,一汽-大众正式组建公司,于这一年年底,将捷达A2带到了我们的身边。
与另一合资车型东风雪铁龙富康一路,桑塔纳、捷达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中,成为了让人难忘的国民用车经典“老三样”。历经超过三十年发展之路,大众在国内的两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都为大众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两家合资企业奠定了庞大的群众基础,造就了“神车”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它们一起携手推动了国内汽车工业的进步,也赢得了市场和未来,共同成为合资企业的成功典范。
多家合资的方法,并不是大众所独有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联手拿下了中国市场的近半壁江山,然而,这个“一女多嫁”的方法,也并不只是只有大众一家,比如说本田就联手二汽、广汽,分别成立了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还有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连铃木也曾分别成立过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而以上这些合资公司,都在不同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渠道模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只可惜,国家相关部门在合资问题上,曾提出过“外资车企在中国只能成立两家乘用车合资企业”的限制规定。两家,成为了合资的上限数量。
大众牵手江淮,成立国内第三家合资公司
而这次大众牵手江淮,将成立国内的第三家合资公司,主要发力新能源汽车和零配件的研发生产领域,在未来十年内推出大众集团超过30款的纯电动车型,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方位战略合作。
令人感觉到震惊和意外的就是大众将率先打破两家合资企业的规定,而不是坚持将利益蛋糕照顾到上汽和一汽两个忠诚可靠的小伙伴。
这次为什么是江淮?
纵观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大多是央企、国企,丰厚的利润回报让这些企业活的都非常滋润。这次江淮汽车本质上是属于地方国企,拥有着雄厚的资源和政府支持力度,按道理是完全有理由来分一杯羹的。而作为国内仅有的少数没拿到合资机会的国企,江淮这次拿到名额,似乎也是理所应当。只不过,让人惊讶和眼红的是,它一上来就能拿下了“神车”大众。
要知道,这个项目的诞生其实是李克强总理亲自推动的,年10月30日,李克强在安徽合肥江淮集团进行参观考察,然后表示希望能够与德国大众合作,随后他将这件事情与当时到访中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意见交换,并亲自与默克尔访问团中的大众董事会主席穆伦提出了建议。与当年邓小平拍板上海大众合资项目的典故相似,背后高层推动的效应是非常明显。
大众的意图是什么?
大众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国内高层的请求,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国内高层的赞赏和青睐,而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大众可以凭借江淮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积累,来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潮流对旧有市场格局的冲击,从大众集团切身利益出发,与江淮合作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南北大众这两个一流的合资企业,旗下的车型经常盘踞在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上,在中国市场占据极大的优势地位。如何平衡这两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事情。根据目前发布的公告,在未来3-5年内,这两家公司同样能够拿到传统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权利。但是在这段建设时期过后,“江淮大众”势必要与这两家企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利用江淮的技术积累和营销渠道,来寻找额外的第三条道路,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也能够实现鲶鱼效应,促使国内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积极性。换句话说,就是打破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刺激合资企业中方伙伴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互动关系。
小结
不管这次大众一女三嫁的结局如何,结合当前市场和双方资源来看,还是非常有利于形成大众和江淮双赢的局面。大众拿到第三家合资企业的权利,又迎合了中国政府的期望,还能够在新能源这样的未来发展领域中,发掘出更大的优势资源,提早奠定未来的战略布局。
至少,大众在三十年前的布局,已经赢过两次了。但第三次还会赢吗?非常值得期待。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