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学子创业天府故事汇之七张志平真土真

张志平,年6月生,湖北黄冈人。年就读于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年毕业后进入航空工业部厂。历任团委书记、车间主任、实业公司总经理、企管处长等职务。年参加航空工业部组织厂所级后备干部第二学士学位班攻读,有幸回到母校经管学院回炉。年毕业后,调到航空工业部民品司工作,后任中国航空工业民品公司副总经理。年下海,参加北航校友为主的恒基伟业创业,打造中国第一台掌上电脑“商务通”和系列无线信息终端产品。年在成都市高新区创立四川恒基伟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此与四川结下了不解之缘。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终究是一阵烟……”上世纪80年代初,《童年》被东方歌舞团成方圆翻唱并在大陆校园流行。张志平由此知道了罗大佑,又喜欢上他的《光阴的故事》。青春易逝,韶华易老,时至今日,张志平还会偶尔唱起那首歌,那是一抹青春的艳红,刻在了光阴的透明中。

年,17岁的张志平怀揣着航空梦,志气满满踏入北航校门。因为父亲是人民空军的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作为航空兵王牌师的骨干,在中蒙边境和陈兵百万的苏军对峙过。作为一个在空军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红二代”,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跟随着父亲部队的转场,而不断转学中度过。但无论在佛山、大托铺、蒙自、虹桥、蚌埠、贺兰山、汪家墩,他耳畔始终回响着战机的轰鸣,幼小的心里铸就了一个航空梦。

年,罗大佑不再唱《光阴的故事》,张志平也记不起伯努利定理。但他还记得北航1系食堂两毛五一份的排骨,记得5系食堂那滋滋冒油的油脂饼。这说明,比起“学霸”,“吃货”才是他深入骨髓的特质。

3月在北京,几位老同学聚会。张志平看到阔别近40多年的老同学XX,便嚷嚷:“老X,你还欠我二斤面票呢,那可是五张油脂饼啊!”

老同学愕然,随即大笑:“难怪你要搞什么‘真土真特川货城’……”

(在航空工业企业干了八年后,张志平又回到北航攻读管理工程第二学位,图为张志平在毕业时与同班同学的合影,第一排右二为张志平)

过去的誓言已化作一阵烟,留在眼前的才是内心的选择。

那带着浓烈的苏式粗犷气质的老主楼曾经承载着张志平的航空梦,那停机坪上的北京1号和运-10也曾经托举着他于航空事业的野望。所以大学毕业后,张志平便主动申请去了航空工业部下属的一家位于兰州的军工企业。

但很快,形势发生了骤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严峻。一边打倒美帝,一边打倒苏修,两边都对立。按照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全国大搞三线军工建设。按照战争需要,实施“山散洞”(进山、分散、进洞)的策略,在内陆战略纵深的后方山区,重复建设军工企业。但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中美建交,中国获得的了空前和谐的国际环境。小平预测未来50年不会打大仗,部队进行了三轮百万裁军。国家重心转移的搞经济建设上。军工企业军品任务陡然下降,按照“保军转民”的方针,进入了开发民品、自求生路的转型期。大量的国防军工企业纷纷转向民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航空工业部也身处军转民的浪潮中,比如大名鼎鼎的厂(即搞歼-20的成飞),搞出了峨眉牌摩托车;厂(成航发集团)则整起了双燕牌电冰箱,而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的株洲厂(南方航空动力)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摩托车发动机;南昌厂(洪都机械厂)生产了中国第一辆摩托车长江偏三轮摩托车......后面引进日本铃木技术生产微型汽车和微车发动机,昌河、松花江、汉江、云雀、东安组成的“四车一发”。南方摩托、洪都摩托、金城摩托,天鹅空调、宝花空调,等等航空工业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当时的销量都很不错。

由于在军转民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张志平被调到航空工业部部机关,负责航空工业民品开发管理部门,不久就被被提为司局级干部。但他和航空梦最终也就越行越远。

年,张志平下海,加盟北京恒基伟业,参加了中国首款掌上电脑“商务通”系列产品和无线信息终端的研发与市场工作。

年,他来到四川,创建四川恒基一站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利用GPRS数据网络加密传输话费充值的卡号密码开始,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整合了水电气费缴费、话费充值、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代订、快递、旅游、保险等业务,将恒基一站通打造为全川最大的生活类充值缴费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川客户提供了“十分钟生活缴费圈”,为快消品零售店提供了聚人气、增收益的服务。

从年到年,16年间,张志平带领公司市场团队,走遍了四川各地市州的几乎每一个乡镇,发展了一万多家线下加盟店。

四川人是很好客的,早在北航时张志平便知道这一点——那时,四川籍同学每次从老家返校,都会给大家带上许多四川土特产。而作为恒基一站通的董事长,每次下乡做业务巡查,张志平总会受到当地加盟商的热情招待——充满了乡土气息的一大桌川味美食。

于是,到了年,张志平突然顿悟——对他而言,比赚钱更重要的是——吃!

于是,在放下航空梦20年后,张志平归来时还是少(吃)年(货)。

年轻人总是想改变世界,但被岁月按在地上摩擦了无数遍后,才会明白——回归本真才是最轻松的状态。

于是曾经筑梦蓝天的航空少年,如今创办了真土真特川货城,张志平成了“好吃不懒做的张大爷”。

别的电商平台创业者总会为供应链头痛不已,如今任何一个特色产品供应商的办公桌上都扔着几十张各种电商平台的名片。

但张大爷根本无需考虑这些,在过去的17年间,他早就发现每个乡镇都有其特别受本地人欢迎的乡坝头口碑货,而最为熟悉这些乡坝头口碑货的,莫过于那些依托恒基一站通为当地人提供生活类充值缴费综合服务的加盟商们。

于是,依托这遍布全川各乡镇的加盟商,真土真特川货城很快便聚集起了一张特别庞大的四川道地特产供应网。

在如何将这些乡坝头口碑货卖出去的问题上,好吃不懒做的张大爷选择了“信任传递”的办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口碑货,都至少在一个范围内经过长期考验,被消费者所信任,并口口相传。

在今年5月19日,真土真特川货城上线一周年时,有业界人士总结说:

“真土真特川货城是全国唯一一个完全依靠信任传递推广的平台;是全国唯一一个每一个产品都经过现场考察亲尝亲试的平台;是全国唯一一个依托全川近万家合作十多年的线下加盟网点做供应链支撑的平台。”

但信任传递是艰难的、缓慢的。因为对大多数生活在都市的人而言,信任本来就是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在“吃”的方面更是如此。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在刺痛着都市人的神经。但比起食品安全问题,更让都市人无奈的,是我们从菜市场、商场里买到的肉、果、蔬,往往是“肉没肉味、果没果味、菜没菜味”。

小时候令我们馋得不得了的味道,去哪儿了?

其实,它们还是在我们小时候待过的地方——城市看不到的乡坝头。

好吃的张大爷不懒做,他在年57岁时创办真土真特川货城,便是让乡坝头的口碑货,带给更多的城里人——儿时的味道。

转眼到四川17年了,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也不远了,但张大爷踌躇满志。他觉着“让都市朋友获得好食材,让辛劳农民获得好回报;支持生态自然保护者,奖赏诚实守信种养人;开通乡土口碑货到都市识货人的直通车”这个事很值得干。

他爱上了周游四川大地,四处寻找品鉴美食,再分享传播美食的事业。玩着、吃着、干着,不正是一种人生境界吗?

公司名称:四川恒基一站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公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zc/9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