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霖论消化性溃疡

陈泽霖论消化性溃疡

导读: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复杂,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消化性溃疡证治的经验,干货满满,分享出来供大家学习。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忆家父陈耀堂教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因其腹痛喜按,得食则减,受寒则发,苔多薄白,舌质偏淡,故认为多属虚寒,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疗,并重用肉桂多能获效。

胃溃疡

对胃溃疡之属于虚寒者亦可用之。但胃溃疡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者较多,口苦舌干,苔多薄黄或黄腻,脘痛绵绵,迁延时日,则久痛入络者不可用黄芪建中汤,常用方为:

苏梗9克,白芍15克,川楝子9克,炙甘草9克,制香附6克,全当归9克,川贝母6克,旋覆花9克,煅瓦楞15克,半夏9克。偏寒加高良姜4.5克,吴萸1.5克;

偏热加川连3克,姜山栀6克;

吐酸水加左金丸3克,乌贼骨12克;

便秘加麻仁12克,望江南15克;

纳呆加鸡内金9克,谷麦芽各15克,苔腻加川朴、茅术各9克。

有瘀加乳没各15克,失笑散(包煎)2克。

单味药经验

01

乳香、没药

对消化性溃疡的疼痛,常用乳香、没药,通过反复精制,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次服3?5个,对止痛有良效。他认为消化性溃疡与皮肤上的溃疡一样,都可用乳香、没药(外用药名海浮散)来生肌收口,与今之用锡类散治消化性溃疡之原理相似,但此二药在内服时必须去除杂质,效果才好。

02

川贝母

我曾问对消化性溃疡处方中为何常用川贝母,家父说这是丁甘仁先生的经验,当时也不知何故。但用之有效而沿用。今知川贝母有类似阿托品样的解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这一点也为我后来做的研究所证实,见:《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4:21》。

03

旋覆花

另旋覆花主治胁痛,胃脘痛流窜两胁时用之多效。过去丁先生常用旋覆新绛汤治胃痛之久痛入络者,现新绛药店已不备,此药是否应淘汰,似值得研究。家父还主张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应防其复发,可用黄芪建中汤巩固一段时间,也可不服药,而以谷肉蔬菜,食养尽之。

04

炙甘草

我治消化性溃疡基本按照上述处方加减,但方中白芍与甘草用量均偏大,需用15克,炙甘草有时用至30克,取甘以缓之,也曾单用甘草流浸膏治消化性溃疡获效。现知甘草中有生胃酮,可使胃黏膜获得再生,更信前人经验之可贵。但如用量过大见有水肿或高血压出现时(并不常见,比用生胃酮的副作用小得多)可以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排钠,即可防止。

05

乌贝散

对溃疡病之病痛剧烈者,常加乌贝散(乌贼骨80克,川贝母或大贝母15克,甘草5克)研粉吞,每次15克,一天3?4次,常有效。据我们过去研究,乌贼骨的制酸作用优于氢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胃舒平等西药;胃气宜降,故方中常用旋覆花和代赭石,尤其是代赭石对止痛作用甚好,机理不明。

06

代赭石

过去我在病房对某些病人曾有意识的在一基本方中加或不加代赭石,其止痛作用大异。在农村参加卫生工作队时,有时用鸡蛋壳,煅后研末,吞服3克,制酸止痛作用也佳。有时加红木香等份,共研细末吞服也可。

饮食宜忌

消化性溃疡不宜吃酸物,因“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故过酸的水果、酸梅汁均不宜。食物应“热勿灼灼,寒勿沧沧”,平时宜多食粥,用糯米及山药粉煮粥常服有效。凡嘈杂善饥者,可用黑枣蒸熟,每次嚼服5?6个即可。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利用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详情和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可以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zc/9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