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12月推肿瘤放射治疗已装深圳最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961.html

“深圳的放射治疗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全市只有6台放疗所需的直线加速器。很多有需要的患者要么不知道放疗的好处,要么被迫到其它大城市接受放疗,影响了病情。”11月19日,来自香港的国际知名鼻咽癌专家、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管李咏梅教授在该院新闻发布会上表达了她的担忧。

好消息是,医院的直线加速器已经安装到位,预计12月开始对外服务。这是目前深圳最先进的放疗仪器。

医院肿瘤中心还参照香港模式,为病人一条龙提供手术以外的全面性癌症治疗,从抗癌治疗以至舒缓治疗。

深圳严重缺乏直线加速器

医学界现时对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生物标靶治疗等。

而直线加速器是放射治疗必不可少的大型医疗设备,它通过产生X射线和电子线,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照射,消除或减小肿瘤。很多癌症,比如华南地区高发的鼻咽癌,因为鼻咽位于头颅中部,手术容易破坏周边器官,就要依靠放疗才能根治。

为提供足够的放射治疗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平均每百万人口应有5台直线加速器。在香港,医院里共有37台直线加速器,惠及全港多万人口。而深圳的常住人口超过万,只有6台直线加速器,平均每百万人口不到0.5台。放疗设备的不足会导致癌症患者等待很长时间,严重影响生存率,或者要到外地治疗,带来诸多不便。

李咏梅教授团队正加紧调试直线加速器

医院引入直线加速器后,深圳的总量将增加到7台,不过这仍然远远不够,而且7台医院。李咏梅教授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说,一个肿瘤中心只有一台直线加速器还是太少,“美国一些大型的癌症中心有17台,香港的癌症中心也最少有三四台。”

最理想是建立一站式综合肿瘤中心

近些年,深圳的癌症发病率持续走高,年新增的癌症患者为2人,而年新增的患者已达人,10年里增长了%。

李咏梅教授指出,对癌症患者来说,集中治疗是疗效最理想、最具成本效益的模式。癌症治疗是复杂的多学科治疗,需要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方面专家紧密合作,连同放射影像学及病理诊断学的支持。此外,癌症患者还需要社会心理辅导、康复、舒缓治疗等相关学科的帮助。

“深圳迫切需要一个能综合提供这些服务的大型肿瘤中心。”李咏梅教授说。

建立一医院是其中一种模式,但更理想及更具经济效益的医院内设立大型肿瘤中心,因为癌症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各种临床学科的治疗参与,而且癌症患者往往有很多并发症和共病,如果医院里治疗,就能在肿瘤科医生的协调下,得到其他不同专科的连续协同治疗。

年7月,医院开业,作为深圳市政府建设、香港大学管理医院,医院将引进香港大学的五大优势学科,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五大卓越中心。而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正是其中之一。

李咏梅教授、景海曼医生和陈仙护士长

作为综合肿瘤中心建设的第一阶段,医院临床肿瘤中心已于年3月开业服务,提供外科手术以外的全方位癌症服务,包括放疗、化疗、生物标靶治疗、肿瘤康复及舒缓治疗。李咏梅教授出任中心的主管,在此之前,她曾担任香港东医院临床肿瘤科主管长达18年。她在鼻咽癌方面的研究备受国际医学界推崇,也被全球领先的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授予杰出教授讲师称号。

在她的带领下,医院的肿瘤治疗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已经达到香港大型癌症中心的水平。

医院的治疗原则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通过肿瘤科、血液科、妇科、骨科、儿科、乳腺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部门联合诊治,提供“高科技,高关怀”的全方位综合癌症治疗。

所以,肿瘤患者来到医院之后,将会有跨学科的团队联合会诊,共同制定最适合患者本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不会盲目开始某种治疗。

团队服务比一个人更有保障

跨学科合作是医院的一大特色,医院的背后更有着整个香港大学的鼎力支持。

与内地习惯直接挂某个医生的专家号不同,医院采用团队诊疗模式,不能指定医生,有些患者对此不放心。“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虽然可能每次来都看不同的医生,但我们的治疗方案都是严格按照国际权威指南制定的,并且任何重要的决定都由香港教授作出。”李咏梅教授说。

来自湖南的肿瘤患者刘女士对此感触很深,“刚开始不理解,每次的医生都不一样,他们都了解我的病情吗?”在治疗过程中她发现,每位医生在治疗前都详细了解过她的资料,每个人都很认真,“最后下来,就像我老头说的,比起全程只有一个医生给你看,感觉还是团队精神更有保障。”

对病人的保障还来自于医疗团队的全面培训。与国内单一技能的培训方式不同,医院要求肿瘤科医生按照香港及国际模式接受全面训练,包括放疗、化疗和舒缓治疗,而非仅仅懂得上述的其中一项。这种做法的明显优势是癌症病人可以在同一部门由同一组专科人员治理。比如,完成了化疗需要放疗的病人,不会因为被转介到放疗部门重新排队等候而耽误病情,肿瘤中心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综合安排。

精神鼓励对肿瘤患者特别重要

37岁的李先生是年医院肿瘤中心开业时的第一批患者。他跟别人提起自己的病时,会说是“肿瘤”、“第四期”。这是医院的肿瘤科医生告诉他的,“如果医生当时是说癌症,是晚期,我肯定特别害怕,她换了个词之后,感觉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听到自己患“癌”,马上会有一种末日的感觉,这种绝望的情绪对疾病治疗毫无帮助。因此,除了技术上的治疗,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也特别注重病人心理上的疏导。

32岁的王小姐年患上早期淋巴瘤,她说起初到医院治疗的一幕,一时难掩激动,几乎泣不成声。在化疗之前,医生告诉她,打了化疗的针就会开始掉头发。“我一听到就觉得很恐怖。”对于年轻的女孩子,听到自己会掉头发,的确很难接受。结果一位护士热心安慰她:“不要担心,最多我下午请个假,陪你去买假发。”

在与病人交流的每一个细节上,医护团队都希望尽力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来自湖南的刘奶奶形容肿瘤中心的每一个人都是“满面春风”。

“李教授经常看到我都说‘你很棒’!这短短一句话,就是很大的精神力量。”

临床肿瘤中心的环境温馨而舒适,病房的墙壁上,画着很多生机盎然的小花小草,病区还专门开辟了一个舒适的家庭活动室,方便家人留下来照顾患者。

家庭活动室

家庭活动室

对于一些无法治愈的晚期癌症患者,医院参照香港一项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宁养服务计划,提供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医院病房获得悉心的临终照顾,以免产生被遗弃的感觉。

康复者对正在治疗的患者可以带来莫大的希望,因此,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正在筹备建立病人支援中心,邀请已经康复的患者及其家属组成义工团队,对正在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帮助,包括心理辅导、精神鼓励,乃至组织慈善筹款。

“我们医生说做这个治疗不痛,病人可能不相信,这时如果有一个亲身经历过的人来跟他说,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李咏梅教授说。

“一些康复的患者很想送礼物甚至送红包感谢我们,但我们不能收。我们说,如果真的很想感谢,那就回来做义工,帮助更多正在治疗的病人吧。”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很多病友都很乐意报名回来做义工,32岁的王小姐、37岁的李先生、50岁的吕女士,以及72岁、远在湖南的刘奶奶,都在其中。

临床肿瘤中心团队

文/陈永祥图/李顺超

联系我们

-(周一至周日上午8:00-晚上8:00)

现场预约:门诊大堂及各科室门诊

网络预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zc/9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