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则消息,在工信部最新一期申报图中,赫然出现了一台名叫昌河北斗星名字的车。然而这款北斗星尽管还是沿用“北斗星”的名字,但其全称已经不再叫昌河铃木北斗星,而是把老祖宗铃木(Suzuki)去掉,只叫昌河北斗星。此外,这款全新的第二代北斗星的外观与咱们熟悉的铃木北斗星有着天渊之别。糟糕了,昌河打算自己设计生产一款所谓的第二代北斗星,但...这还能叫北斗星吗?
国内的昌河铃木北斗星其原型就是来自日本铃木推出的一款KCar,在日本,北斗星有个非常友逼格的名字——WagonR。国内引进国产的,就是铃木在年推出的第一代WagonR。当笔者看到昌河自家推出的新一代北斗星之外,瞬间无爱了,这完完全全就是一台国产低端车的感觉。好歹WagonR在日本都是一台KCar,从年到现在,WagonR已经成为了一款集可玩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的KCar。但尽管WagonR在日本已经经历了六个世代的变迁,但昌河铃木除了第一代之外,就没有与时俱进的引进更新车型了。其实昌河铃木也不算完全没改过款,也有类似昌河北斗星X5这一类改款车型,但始终没有传统第一代WagonR那一款好卖,谁叫昌河铃木越改越丑陋呢。而且昌河铃木还是在年才引进国产的,但日本铃木的WagonR已经推出第二代车型了……笔者看到这款所谓的第二代北斗星,觉得有必要说说北斗星的原型——铃木WagonR了。
图:年,江西昌河汽车与日本铃木合作投资昌河铃木汽车,随即引进国产铃木的KCarWagonR并将其命名北斗星,但由于WagonR在日本属于KCar,受到尺寸的限制,因此在进入国内后,做出“适应性”调整,使车身尺寸有所增大。
铃木WagonR乃是铃木于年开始研发,年正式推出的一款符合日本KCar相关法规的车型,其中Wagon的含义自然是铃木给该车给予的的厚望了。而R则有“Revolution”(革命)以及“Relaxation”(休闲)的双重含义。正如所有KCar的诞生原因一样,战后的日本资源匮乏,国民手中的钱也不多,因此各大车厂纷纷着手开发小型、便宜的车型。而铃木则是研发生产KCar的能手。除了推出自家KCar之外,铃木还为马自达代工生产KCar,除了WagonR之外,Jimny也曾挂上马自达的车标进行销售。
图:与上图的昌河铃木北斗星相比,日本原版的铃木WaongR只有前杠造型有一些区别了。
图:虽然是KCar,但KCar也因用途而有诸多车型,例如跑车、卡车、五门两厢车型以及上图的三门两厢车型。
图:第一代铃木WaognR(CT21S/51S、CV21S/51S)产于至年,搭载F6A以及K6A两副cc直列三缸引擎,并且每一副引擎均有自吸以及涡轮增压可选。另外,传动系统搭配三前速或四前速自动变速箱以及五前速手动变速箱,且可搭配前置前驱或前置四驱两种驱动布局。
图:第二代铃木WagonR(MC21S/11S/22S/12S)产于至年间,动力系统、驱动系统均与第一代相同,但车身线条略为圆润了点。
图:在量产的5年间,第二代铃木WagonR在全球范围内总共生产了万台。
图:第三代WagonR(MH22S)产于至年,动力系统取消了F6A,只保留K6A直列三缸引擎,但分别有自然吸气与涡轮增压两款可选。
图:传动系统也有所变更,搭配CVT无级变速箱、四前速自动变速箱以及五前速手动变速箱,同样有前置前驱与前置四驱可选。
按照日本政府对KCar车身尺寸的规定,WagonR的长度一直维持在3,mm至3,mm之间,虽然在长度和宽度上有着严格的规定,但车高的规定则可达到2,mm,但几乎所有KCar出于安全的考虑,都不会达到这种最大限高的。在日本市场,WagonR已经推出,随即大卖,逼得同样擅长打造KCar的大发(Daihatsu)也推出Move迎战。然而根据日本全国轻型车协会的纪录,在年到年间,铃木WagonR的销量始终保持第一。WagonR的更新换代一直没有停过,为什么在保持了5年销售第一之后便风光不再呢?这或许与本田于推出NBox不无关系,可参考文章:《想说爱你不容易本田NBox》。
图:第四代WagonR(MH23S)产于至年间,动力部分搭配K6A自吸与涡轮增压引擎,传动系统则有CVT、四前速自动与五前速手动变速箱可全,另外同样搭配前置前驱或前置四驱的驱动布局。
图:与前三代车型不同,第四代开始WagonR新增了一款名为Stingray(黄貂鱼)的版本,但其动力、传动系统都没什么不同,只是外观有所变化。
图:第五代WagonR(MH34S/44S)产于至年间,动力部分采用R06A直列三缸自吸或涡轮增压引擎,而传动系统则只有CVT无极变速箱与五前速手动变速箱可选,另外从第五代车型开始便搭载了一套混合动力系统。
图:铃木WagonRStingray版本,这个版本可以理解为海外版,但日本国内也有销售,车身没有WagonR的标识,只有Stingray的标识。
图:第五代WaongR与Stingray车型在整个量产期间共生产了,量,尽管比前几代动辄一百万的产量稍微少点,但这也非常夸张了,看看国内所谓的畅销车型就知道了。
年,江西昌河汽车与日本铃木合作投资创立了昌河铃木,随即引进了第一代铃木WagonR进行国产,并命名为昌河铃木北斗星。然而从年至今,昌河铃木除了北斗星和自家被称为“0.6”的微面外,也就只有“邮差叔叔车”朗迪和利亚纳。至于热销车型,或许也就只有北斗星一款家用级别轿车了吧。当然微面和朗迪都算比较卖得好的车型,但这些车多用于商业运货,与家用车没有可比性。鉴于同一款北斗星卖了近20年都没有改过款,昌河汽车于今年年头终于申报了第二代北斗星。不过同时,日本铃木也在今年()2月份,在日本本土推出了全新的第六代WagonR(MH35S/55S)车型。骤眼一看,昌河很有与铃木划清界限的趋势。
图:第六代WagonR就在今年2月份才上市,整个第六代WagonR共推出三款车型且全部装备混合动力系统,图上这一款方灯的为HybridFX版本。
图:老实说,目前笔者了解到的KCar里,两大KCar巨头之一的大发(Daihatsu)已经不如昔日辉煌,而从年开始,本田KCarNBox更是抢占了KCar最佳销售的头衔。
外观上,第六代WagonR的车身线条与第一代“北斗星”几乎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为3,mm、1,mm以及1,mm,看看数据几乎与本田NBox一致。不过想想也是,由于KCar的尺寸规定,要想在车身尺寸上动手脚基本不可能,因此造就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设计。但不要忘了日本擅长细节见功夫,尽管车身形状线条被“限制”了,但车头造型、车门造型等细节处经过不断优化,使得第六代WagonR的外观紧跟上时代的潮流。
这一代WagonR在车头造型上提供两种选择,主要区别是在头灯的设计上,一款是采用双层式头灯,而另外一款则是采用近方形的头灯。此外还有一款“Stingray”特别版车型比较与众不同,其车头灯采用了类似凯迪拉克的竖条式设计。这一点笔者就不太懂了,为什么同一款车要有几种不同的车头设计呢?但除了车头外,车身设计基本一致,这就是很多人觉得日本车复杂的原因了,哪怕是同一款车,都有几种不同的款式……
其实昌河铃木跟着日本铃木的步伐引进新车型的难度不大,但为什么昌河铃木硬是把这一代WagonR卖了近20年之久?或者是资金缺乏,没有足够的钱引进新车型;或者是厂商策略关系,认为更新换代的WagonR与现款北斗星相差无几,没有引进的必要;又或者昌河知道国人的购车习惯,只要价格便宜,同一款车卖个十几二十年绝对没问题,原因实在太多。然而难道他们不知道,跟随脚步更新换代能够使“北斗星”时刻保持新鲜,吸引更多买家吗?不过当你看到昌河汽车第二代北斗星的申报图,你一定会放弃入手的念头的。
图:铃木WagonR的另外一个版本HybridFX,双层大灯的设计在KCar身上营造出大型MPV的既视感。
图:车尾设计还是延续自第一代WagonR的车尾设计。
图:WagonRStingray车型,车头设计非常运动,碍于KCar的尺寸规定,以及WagonR的设计血统,能改的后续就只有车头造型了。
第六代WagonR在动力系统上依旧搭配代号R06S的0.66公升直列三缸引擎,但并没有涡轮增压加持,最大马力52匹,最大扭力输出6.1公斤米。另外,从第五代WagonR开始便已经用上了混合动力系统也留用到这一代车型。通过WA05A直流电机提供动力,不过如果你以为这套混动系统能与丰田Prius之流相提并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套混动系统只能在启动或慢速行驶时提供最大3.1匹马力以及5.1公斤米的输出,在行车时通过类似KERS的动能回收系统储能。只有6.1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汽油引擎的输出与电机的输出不共同输出,要推动这公斤的车重会否有点力不从心?在底盘方面,与众多KCar一样都只提供CVT无极变速箱,外加前置前驱或前置四驱的驱动模式,这算是日本KCar普遍配置了。
图:KCar的安全性一直都被人所诟病,为了达到轻量化与空间实用性,车身刚性往往都被忽略,而铃木WagonR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在车架上大量运用高强度钢板。
内饰上,第六代WagonR保持一贯的KCar作风,换档机构被整合到中控台。不过尽管KCar的体型非常细小,但其后排乘坐空间都非常宽敞,或许是由于日本法律规定KCar必须乘坐四人以上,而日本人的用车习惯不像国人,后排一定要有三个人的安全带,哪怕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根本用不到中间的安全带。得益于良好的用车习惯,KCar的后排只需满足两个人的乘坐便可,再加上扶手箱也被取消了,因此得到非常不俗的车内空间。
图:内饰方面,WagonR的配置也非常丰富,很多人以为KCar就一定非常简陋,但其实KCar只是在体型和动力受限制而已,其内饰与普通紧凑型轿车不无多样。
图:一台好的KCar,除了外观靓丽、内饰宽敞之外,就是车内配置的丰富性以及人性化的设置了。
图:要想在WagonR的尾箱内放一个托运箱肯定不现实,但放一些包包,儿童椅还是没问题的。
图:往往是这种小细节最能体现KCar的设计感,这种细节,非常值得国内所谓的自主汽车品牌学习,一味追求尺寸大、空间大,但各种配置用起来非常不顺手,那又有何用?自主品牌,还是太功利了!
其实,一台KCar由于法规的限制,内部空间基本已经确定了,而愿意入手WagonR的人几乎都是看外观以及车内的人性化设计。反正都是一台KCar,长宽高最大也只能是这样了。动力也只能是自吸的0.66公升自吸引擎或者动力稍强的0.66公升涡轮三缸引擎。要想操控、要想快,可以选择同为KCar的铃木AltoWorks。
苏东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