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远赴叙利亚,为昌河国际化拼出新天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自国际化战略被正式提出后,昌河汽车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步伐就始终没有停歇。尤其是9月份,公司出口销量大幅提升,一跃成为经营发展中的闪光点,极大振奋了全体昌河汽车人的信心与决心。在冲刺四季度、决胜全年任务目标关键之际,9月17日,接到万里之外叙利亚客户指导组装的需求后,由进出口公司、生技部、质量部、总装车间等单位组成的5人指导组装队伍,随即踏上了万里行程,为昌河汽车国际化而努力拼搏。

跨越万里只为“你”

——公司赴叙利亚指导组装侧记

34个小时,转战万里之外;每天16个小时持续作战,跟班指导组装;48小时连轴转,实现首辆整车下线;17天披星戴月,完成组装任务,载誉而归……在叙利亚期间,指导组装队伍以独具昌河特色的奋斗与实干,赢得了叙利亚客户的肯定与认可,在展示昌河力量的同时也让相距万里的彼此融为一体,为昌河汽车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集结吹响战斗号角

“Evan,我这里需要技术帮助!”9月16日,进出口公司的刘忆凡接到了叙利亚客户的电话,对方希望昌河汽车能派出骨干队伍到叙利亚现场指导组装Q35。

客户的需求,就是战斗的号角!在第一时间向直属领导汇报后,刘忆凡就立即着手准备支援人员的名单。得益于2年前那次冒着硝烟的叙利亚之行,昌河汽车有了一批技术与经验十足的海外支援团队。

“好的!”“没问题!”……上批队员得知需要再次到叙利亚支援的信息后,为了企业发展,纷纷这样答复刘忆凡。短短一周,9月23日,赴叙支援2.0版成员第一次见面。为更好的做好叙利亚支援工作,出发前小队成员多次开会讨论工作计划,分析难点要点,理清工作思路。团队成员对指导文件、现场装配要点和典型问题应对也进行了有效整理,做足了相关准备。万事俱备,只待出发!刘忆凡及支援团队对此次叙利亚之行充满了信心。

随着出行时间临近,突如其来的签证问题导致有2人不能前往。时间不等人,支援团队在重新商量、分配任务后,决定毅然出行。

9月27日,一支以洪源总装许金兵为队长,由生产技术部胡益赛、进出口公司刘忆凡、质量控制部安喜刚、洪源总装车间龚胜为队员的支援团队踏上了里的异域之旅。汽车、高铁、飞机、出租车……34个小时后,当地时间9月28日下午5点多,支援团队到达了叙利亚客户工厂。

攻坚打好支援胜仗

“Evan!”“金兵!”“安喜刚!”……刚下大巴,还未见到人,刘忆凡等便听到了叙利亚工厂老朋友的声音,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惊讶。“没想到时隔两年,这里的人竟能直接喊出我们的名字!”刘忆凡感叹道。

热情的欢迎,让支援团队队员心里暖暖的,也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把支援任务完成好!”团队成员暗自下了决心。没多耽搁,放下行李后,支援团队就来到了现场,清点到件状态。

“忆凡,你跟客户沟通下,看能不能安排工人到库房,我们找个地方,线下指导他们组装2台车?”作为队长的许金兵说道,“现在线上正在生产其它车型,我们也不能闲着!正好还可以确认清点时有没有缺漏。”从10月1日开始,支援团队就在有限的试制条件下对叙利亚工人骨干及质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在克服语言沟通的难题后,支援团队对每一道装配工序,每一个零件及装配符合性等进行反复检查,在追求进度的同时,严格确保产品质量。经过连续4天的加班延点,10月4日,首台Q35培训车在海外顺利完成组装,一次点火成功。第二天,支援团队正式开始上线生产。

由于叙利亚客户工厂是两班倒模式,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晚班从4点到夜里12点。为了确保组装质量,支援团队持续作战2班16个小时,每天工作到凌晨12点。但是,第二天早上8点,支援团队成员由都会准时出现在了岗位上。支援期间,他们就是这样度过的,用扎实的技术与坚韧执着的精神,坚守着属于昌河人的那份荣誉。

10月7日,首台Q35在叙利亚正式下线,同样一次点火成功!KDPBOM正确率%。完成首台车下线后,叙利亚工厂Q35的生产逐步迈上正轨。支援团队每天不定时的对车辆装配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控制,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进行不断完善,重新编制英文版工艺配套表,分发至叙方各单位,用以指导后期车辆生产。

10月15日,支援团队最大限度的完成了在叙的指导组装任务,为支援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实干赢得最美赞誉

“Q35就像我的女儿,我非常喜欢!你们的团队就好像我的家人,他们非常值得尊敬!”叙方的工厂长被支援团队的实干所折服,发自肺腑地说道。解决仪表灯闪烁等故障,优化作业指导书,提升产品质量……在支援过程中,支援团队赢得了客户最美的赞誉。

虽然叙利亚客户的工厂有2年的生产经验,但是因当地文化及管理模式问题,生产线上总是出现各种“千奇百怪”的错漏装问题。

作为团队成员中年龄最小的胡益赛,肩负了指导组装中的最重任务,一方面指导指导组装中的参数与作业方法,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出具能够帮助客户按照昌河汽车的质量要求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工艺文件指导书。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他只要有时间都会坐在电脑前研究、调整、优化。因为寝室空间有限,没有办公桌,他每天就在放蔬菜的床位旁找了一个床头柜。就因为这,他也被大家笑称为“坐在菜地里的工程师”。就是在这个柜子上,胡益赛拿出了贴合叙方的工艺文件指导书,有新版的配套表,装配问题点和注意点,标准件明细卡,每条导线,甚至是每个定力的配图指导书。

“从来没有厂家提供过这么简洁又清晰又有针对性的文件!”叙利亚客户赞不绝口。

负责底盘线的龚胜,看似憨厚老实,实则是个内外兼修的“高手”。面对底盘线上膀大腰粗的工人,他不苟言笑,发现错误立马指出,毫不容情。“龚子很棒!”叙利亚工厂最后线上的班长竖着大拇指对龚胜说道。

质检的安喜刚则遇到了一个小插曲。叙方负责检验的工程师,名叫AHMAD,曾经拿过科威特、法国标致等各种证书,工作时总是露出一种骄傲。一天,在他当着安喜刚的面,对Q35进行检查后自信满满的表示检查完的时候,安喜刚对他专业知识点头认可,说道“你检查的已经很仔细了,但是有几个地方还需要注意下。这个位置…还有这个位置….。”瞬间,大师变成了学生。在工作交流中,师生又逐渐转为益友,共同为Q35海外之旅守护好最后一道岗。

“Q35很受欢迎,许多客人都是慕名而来的!怎么只有几十台车,我们需要更多车!”在拉塔基亚,完成支援任务又踏上了巡访市场之旅的刘忆凡,亲眼见证了第一台Q35的抢购过程。听到销售人员的话,他内心激动不已。

市场喜欢昌河的车!

用户满意昌河的车!

为了这一刻,

为了昌河汽车的国际化,

他们拼了!

所有昌河汽车人拼了!

文图:刘忆凡

编辑:高路

审核:徐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cb/4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