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GGII聚焦重点:1、实力较弱的传统自主品牌面对新能源汽车浪潮,现在应做何应对;2、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不会立刻实现,三四线城市更是为时尚早,结合现在自主车企都在抢占三四线城市,这一点能否成为他们生存的机会。
目前,我国各大车企都在全力攻占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车企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上有些“后知后觉”,但近期都开始发力,大众、斯柯达、通用、丰田、沃尔沃等汽车厂商纷纷推出电动车计划,戴姆勒先是与比亚迪推出合资新能源品牌腾势,近期又战略投资北汽新能源和北京奔驰,布局新能源汽车计划。
此外,国内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奇瑞等等也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对于实力较弱的传统自主车企,继续专注传统燃油车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但如何转身发展新能源技术也是一大难点。
GGII聚焦重点:1、实力较弱的传统自主品牌面对新能源汽车浪潮,现在应做何应对;2、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不会立刻实现,三四线城市更是为时尚早,结合现在自主车企都在抢占三四线城市,这一点能否成为他们生存的机会。
GGII分析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实力较弱的传统自主车企找准细分市场并通过模式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依然有生存的空间。
1
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区域细分
实事求是的说,三四线车企无论是产品质量与产品知名度与一线车企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选择一线城市作为发展路径,那将与一线车企直接竞争,难度无异于虎口夺食。
而在经济相对滞后的三四线城市,对汽车动力性、NVH等性能并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反而更看重售价、外形以及性价比,这给实力较弱的传统自主车企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事实上,三四线车企的根基一直都是中小型城市。
因此,中小型城市对于三四线车企而言,即便是配套设施不足,但由于车企自身根基雄厚,竞争相对平缓,反而更容易打开动力汽车市场。
?、产品细分
汽车产品是一个大家族,按轴距分为微型车(A00)、小型车(A0)、紧凑型车(A)、中型车(B)、中大型车(C)、豪华车(D);而按照车型又可以分为低速车、客车、轿车、跑车、皮卡、SUV、MPV等等,此外,还能根据载客量、设计风格等进行分类。
选择细分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选择客户群体。甚至细到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能为某一类客户群体带来便利,那在此类消费者中,该车型就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神车五菱宏光就是在产品细分上取得成功的典型。而今年爆红的低速电动车虽然在法律上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定位,然而市场销量规模已达到了百万级,潜在市场需求巨大。这或许能成为中小型车企发展的一个方向。
2
模式创新增加竞争力
对于三四线车企来说,打造一款在产品质量上鹤立鸡群的车型是不太现实的,单靠产品质量很难取得消费者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在共享”概念的驱动下,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中小型车企发展战略上最为重要的一环。
近日,蓥石汽车与北汽昌河合作的北斗星X5电动车下线,这是国内新兴车企通过代工合作模式推出的第一辆量产车。其实内容很简单,蓥石汽车受到北汽昌河的委托,为北斗星X5汽油车开发电动车,以赋予老产品新的生命。
对蓥石而言,与合作伙伴昌河的共享造车模式,使他们以最快速度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对于生产商昌河而言,释放了闲置产能,提升了制造工艺。而对消费者而言,没有重复投入的成本,则让他们更有机会买到更价优的好车。这无疑充分发挥了共享经济的一切优势,形成了多赢的局面。
此外,汽车租赁也是中小型车企可以发力的方向,7月18日,一季度末刚刚完成天使轮千万级融资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巴歌出行宣布已完成总额为万元的A轮融资。可见汽车租赁市场的空缺之大。
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将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面貌,汽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消费品,而是成为城市生态的一部分,三四线车企如果能精准定位细分市场,通过模式创新融入到这个生态中,那必将在未来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