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的目标
——昌河汽车Q25量产爬坡侧记
漆黑的夜晚,褪去了白天的炎热,只余下四周清亮的蛙声,余楚凡带着侧围班长汪继东和其他几名班长、骨干走出焊装车间的大门,踏上了回家的路。凌晨两点的路灯显得特别单薄,羸弱的光把人影拉得很长。连续上了一个多月的班,今天本来轮到他们几个休息的,但想想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于是,余楚凡带着侧围班长汪继东和其他几名班长、骨干加班调试侧围picup,更换电极,把速度从18jph提到24jph,一番忙碌下来,不知不觉已是后半夜……
废寝忘食保生产
自Q25量产爬坡以来,洪源工厂四大车间生产任务十分繁重,人员不足,生产线运行不稳定,设备故障率较高,个别工位存在产能瓶颈等一系列问题。困难有很多,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工厂每天实行“8+2”的工作模式,周一到周六抢生产,周末加班开展培训、盘库。为了保障Q25顺利实现量产,洪源工厂上下卯足了劲,不达目标势不罢休。
“主任,赶紧过来,机器出故障了。”对讲机里传来着急的呼声……各车间主任每天早上一到单位,便亲自到在生产线上指挥生产协调,对于突发的生产故障,第一时间出现在故障现场,协调各方面的人员进行故障处理,确保以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生产,经常忙的都没时间吃饭,难得一个月有一天休息。
时间紧,任务重,新来的员工只有三天时间的岗前培训,对生产操作并不熟练,就由各班长带着参加实战培训,边看边学,边干边学。为了确保量产和试制互不耽误,各车间白天冲刺Q25生产任务,晚上进行Q35试制,车间员工经常晚上11点才回家,第二天早上7点又准时到工厂,继续奋战。一天下来,他们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蓝色的工作服上若影若现着白色的盐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日产量冲破台。
不遗余力抓质量
每天下午5点以后在洪源工厂总装车间AUDIT评审区召开的日清会,针对每天过程检查、完成车检查、千台检查、韩籍专家监查、销售入库PDI等质量问题进行现场对策整改,在问题发布24小时内,各责任单位需查明问题发生原因,给出问题整改对策并制定长期方案和对策,做到日事日清,快速响应。
5月24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郑伟更是亲自为公司部分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洪源工厂工班长、主管以上人员进行专题质量培训,分析公司当前质量现状,讲授实物质量形成、下道工序检验等方面质量管理管理知识。
自质量精品工程誓师大会以来,公司扎实深入开展质量精品工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直通车”活动,实现直行率大幅提升;车间设立16个质量门,加强过程质量控制;开展外购件全检,最终实现免检;面漆机器人调试优化,电泳底漆、中面涂材料进行适应性调整,提升表面喷涂质量;完善质量考核与激励制度等。
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Q25的实物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全员质量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质量为先”的管理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顺利营造了以质塑企、以质造车、以质取胜的良好质量氛围。
齐心协力促保障
为了全力配合Q25量产,人力、采购、技术、设备保全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积极制定方案、措施,确保Q25量产工作顺利开展,为Q25量产爬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面对洪源工厂人员严重不足,景德镇工厂四大主线、设备、质检等部门骨干纷纷到洪源工厂进行支援。人力资源部根据生产需要分批招聘实习生和劳务派遣工填补人员空缺。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队伍及关键岗位建设,从景德镇工厂定向选聘工班长,并对关键岗位实行%培训考核取证上岗。
与此同时,采购部进一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针对供应商的产能调查进一步进行分析再确认,对风险供应商实行TOP10管理;建立生产资源风险预警机制,和动态库存日报表制度;加快B点件的开发考核。
设备保全部专门抽调60多人成立设备保障小组,划分区域,责任到人,快速承接洪源工厂设备维护修理工作。对焊装UB、瓶颈工位进行整改,能力达到30JPH;针对故障率高的设备,安排落实设备厂家进行跟产服务工作;通过以老带新,组织培训,协调安排厂家技术培训,使维修人员迅速成长,尽早独当一面。
正如徐和谊董事长所说,Q25是一款“希望之车”,它更是昌河汽车的生命之车!为了确保Q25顺利实现量产,公司上下群策群力,奋力拼搏,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齐心协力铸造精品之车——Q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