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A6Q7rdquo两

眼角白癜风好治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44318.html

本文是驾仕派的原创文章,来自撰稿人密斯特张。

也许你习惯了某某自主品牌“长得像”某某品牌,但你肯定还没习惯自主品牌“听着像”某某品牌——A6,是北汽昌河的首款轿车;Q7,是北汽昌河的一款A+级SUV,仅此而已。

昌河,这家企业在媒体的印象里已经是久未露面了。在经历了与长安、北汽的两次资本变轨后,今年末却突然杀回到媒体面前。原因自然是有新车要上。A6和Q7,标志着这家60后熟悉、70后有所耳闻、80后不熟悉、而90后基本没听过的企业,正在向乘用车转型。

在此之前,北汽昌河的前身昌河汽车,是一家拥有近50年工业制造史并横跨航空军工领域的企业,也是国内最早一批成立合资品牌的地方汽车企业。遗憾的是,与南北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这些选对了合资伙伴及发展路径而吃到肉的品牌不同,昌河汽车牵手的是日本铃木汽车。一朝相伴20年,最初曾有过好日子,当年引进铃木先进的研发、制造、质量和管理体系,在自主品牌中率先完成了升级。

年开始昌河国产北斗星,那曾是这个品牌最火红的岁月,彼时的吉利、长城在哪里?彼时的长安和奇瑞也未必被昌河放在眼里。

微车领域的成功,满大街的北斗星,昌河差不多一火就是十年。它的全时四驱MPV浪迪、A级轿车利亚纳等几款产品也能在那时的大街上被找到,而铃木K系列发动机实现国产化在当时也是领先于很多合资品牌的。唯一没料到的是,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快速的消费升级,让定位较低的铃木和昌河两个品牌在国内快速衰退。

北斗星款

这以后,昌河经历了资本方面的一系列变革,试图破局。在经历了长期的低潮后,年北汽对昌河的重组让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昌河成为北汽集团的南方基地,并建成位于景德镇、九江两地的4大生产基地,以及新能源产业园和零部件工业园。

北汽重组昌河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落实新的工厂,用不到两年时间于年末建成景德镇洪源工厂。让曾经以生产微车为主的昌河革新了产品制造水平,从而使产品转型具备了先决条件。年后,昌河以此为据点推出了年轻化的SUV产品Q25、Q35;同时,M50、M70的上市也把昌河的MPV产品线定位向上提升,目前这两款车型的销量贡献率为51%,实现了向乘用车的初步过渡。

而在未来,昌河车型也会受益于北汽的新能源规划——目前北汽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算是发展比较早,并在市场上占一定先手的,而昌河在新能源产品上也有北斗星E、北斗星X5E推出,并分为乘用版和物流版,主打不同的细分市场。

并入北汽后,昌河的第二个受益层面,在于获得了研发和采购上的规模优势。集团内的资源共享,让昌河汽车的研发得到一定支持,而零部件采购、物流等环节也实现了更好的议价能力。

最后从A6和Q7两款全新产品来看,在它们上面的确有不少北汽产品的影子,最简单的,比如空调出风口。在明年,北汽昌河将把A6以及全新A+级SUVQ7上市。配置方面,从上周的沟通会获得的信息,应该是攒了很多配置上去,比如盲区监测系统、车道偏离警示系统、°3D全息影像、百度CarLif手机互联以及科大讯飞定制的语音控制系统等,以凸显性价比。事实上自主品牌现在搞定配置并不愁,只要肯向供应商购买,尤其是靠渠道拼杀销量的品牌,恨不得把所有的配置都摞在配置单里,再定一个好卖的价格,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切入市场。

驾仕结语:

很难想象昌河汽车的心态在这么多年里会经历多少次调整。

它是第一批赚到票子的地方汽车企业,涉足航空工业足以说明其资金的充裕和雄心万丈;而在上一轮汽车消费升级中没能跟上脚步,昌河快速滑落;资本重组的步伐和期间的动荡更使昌河边缘化。

如今,昌河从一家产品卖向(面向)全国的企业,转变成在重点销区拼渠道的企业——车能否卖得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渠道上能否把产品摆进五六线城市的经销店;车卖得好不好,要看在某个城镇里是否是经销商们的主推车型,以及是否有规模优势、是否形成“从众心理”下的规模效应等等。在这种模式下,顾客进了经销店,车身的设计、配置的丰富程度、价格三方面,就基本对能否促使下单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也是昌河A6、Q7两款新车所努力的方向。

而面对“产品没特色”等问题时,昌河在也试图改变,比如想办法把景德镇的陶瓷元素做在变速箱挡把上等等。但在宏观层面,如何获得北汽集团更大的支持,控股方意志与地方利益如何协调,以及在大北汽的框架下如何成就自身的品牌向上,这些都是昌河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更艰巨的课题。

◎本文版权由驾仕派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gj/5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