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的市场表现真的有这么差么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延伸后的意思指的就是不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原因。用这句话来作为这边文章的开场,笔者觉得用来形容铃木在中国市场至今的表现很是贴切。曾经靠着小型车火热中国市场的铃木,也因为一直坚守小型车而在中国市场上逐渐被遗忘。

近期能够看到很多关于“铃木或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此消息一出,长安铃木也发出声明。不过在此声明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直接的相关回应。声明中“长安铃木的母公司长安汽车、铃木汽车仍在就长安铃木未来的发展进行积极讨论,会对消费者和相关方负责,长安铃木将继续秉承“精品小车”发展战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皮笑肉不笑”的声明,或许更让很多人觉得铃木在中国市场有退市的可能性。

猜测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无疑是销量表现

猜测铃木或许会推出中国市场并不是空穴来风,但笔者认为更多这种观点的依据还是在铃木市场表象上做的“文章”。

自年长安铃木销量达到22万辆的历史最高峰后,长安铃木的年销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年,长安铃木销量只有11.5万辆,5年间销量缩水近一半。到了年,长安铃木年销量仅剩8.6万辆,同比下滑25%。

年,长安铃木的销量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3月份销量仅有辆,同比下滑67.3%;一季度销量1.3万辆,同比下降55.7%。

止不住的销量下滑也同时说明业绩表现不佳,财报显示,年长安铃木亏损约4.2亿元。得益于年销量回升,长安铃木扭亏为盈,盈利万元。而在年,长安铃木又亏损万元。

此处不留“木”,自有留“木”处?

反观印度市场,铃木就如同开了挂一样。在印度人的眼中,铃木如同国内大众一般的神车地位。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劳动力和快速提升的消费能力,印度汽车市场消费度在年共卖出3,,辆,一举超越了日本和德国。汽车销售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在全球市场上,年铃木全球年产量成绩达.2万辆、较年成长12.1%,而铃木在日本工厂全年的产量成长更是强劲,包含供应日本、以及海外市场的产量,达到近百万辆的98.7万辆、成长24.3%。

由此可见,虽然铃木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不代表铃木在其它地区的市场也表现欠佳。特别在印度市场上,铃木的表现可谓是相当抢眼。

铃木不可能在短期内退出中国市场

在很多人认为铃木会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笔者需要提示一下:

铃木年进入中国市场,与长安汽车签订了30年的合作期限,距离到期还有5年时间。在这份合作到期之前,笔者认为铃木不太可能贸然结束合作。

在此次北京车展上,虽然展台上展车不多,但铃木也并没有缺席。试问一个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还会参展国内A级车展吗?

笔者大胆给出假设,如果铃木真的要退出中国市场,应该也是整个品牌的退出,除了长安铃木,昌河铃木会先退出市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也决定了铃木不会那么快退出。

成也小型车,败也小型车

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奥拓在中国市场积累下了一定的品牌和口碑认可度。奥拓以亲民的价格让国内消费者圆了开车梦。那个年代,奥拓的产品定位和价格定位都是相当准确的。从无车到有车,这是中国市场第一批消费者最朴素的消费升级需求。奥拓的价格也完全能和当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画上等号。铃木因小型车成功了!

奥拓的一代车卖了10多年,既可以说成就了一代经典,但也说明了长安铃木的产品更新速度实在太慢。除了产品更新得慢,铃木在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一直死守小型车。随着国内市场的发展,铃木的小车定位跟国人长轴距的喜好完全相反,但铃木依旧固守在压缩成本、造小车的这种思路里。

在国内SUV市场增长迅猛的阶段,长安铃木虽然推出了锋驭、维特拉、骁途3款SUV,但仍无法脱离“小车”的标签,消费者对这3款车型的接受程度很低,致使长安铃木没有像其他日系车企一样成功翻身。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对于铃木在国内市场的未来,笔者就想到了李白《行路难》中的这一句诗词。虽然说未来的路很难走,但不代表无路可走。从出租车市场上,笔者认为这是铃木在中国生存的方式之一。重庆满大街跑的出租车就是来自长安铃木,可以说目前重庆的出租车市场撑起了铃木。油气混合双燃料的车型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铃木在寻找新出路的做法。

在未来,或许出租车市场会近一步被共享汽车、网约车所挤压。笔者认为在出行市场正在悄悄发生变革的今天,私家车领域偏向出租车领域的做法在成效上会越来越不显著。但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呼声不断高涨,使得共享新能源汽车也有着一定得发展前景,但续航里程与充电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障碍。简而言之,小型、微型车是最容易实现新能源、尤其是电动车的品类。由于目前技术的受限就让小型、微型车顺利成章地成为首批试水车型。而与此同时,汽车的共享、分时租赁渐渐兴起,其核心诉求是解决短途代步,无需太大的使用空间,且还提供固定的充电桩,于是消费者又避免了使用新能源车的大痛点——充电难。所以,似乎一切有利的条件,都在催动小型、微型车市场的反弹。笔者认为这对于一直定位精品小车的铃木而言,是一个需要好好把握的机会。

笔者认为除了共享新能源汽车之外,今后自动驾驶或许也会为铃木带来一丝生机。在自动驾驶成为常态之后,为了更好的应付城市里拥堵的路况和紧张的空间,在产品满足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前提下,小型、微型车或许会再一次“得宠”。

总结:对于铃木或将退出中国市场的这个消息而言,无疑让所有铃木车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gj/5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