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缺少诗和远方的时代,老汽车人们的呼喊也是一种力量。《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高鹏“希望老汽车人能继续对中国自主品牌事业建言献策,为中国汽车未来发展继续呼喊,因为呼喊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绵延不绝的动力。人活着就是寻找价值,寻找诗意我们更要寻找中国人的尊严,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如是说。
▲《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贾可。
10月28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汽车商业评论》杂志社承办的中国老汽车人联谊会暨促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50多位参会嘉宾就当前自主品牌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及疑虑建言献策,希望中国自主品牌能真正闯出一片新天地。▲参加座谈会的部分老汽车人合影留念。
以下为部分嘉宾发言摘要。
“我们这些老同志可以提一些参考意见,给自主品牌怎么发展出些谋,划些策。”座谈会甫一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就这样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主持座谈会。
针对目前自主品牌发展势头很好,乘用车占比已超过42%的状况,安庆衡说:“很多老同志还是担忧,所占市场份额里轿车是不是在下降,或者增长很少?是不是我们有SUV依赖症?比例上来了,质量又怎么样?我们自主品牌采用的零部件大部分都是外资和合资品牌,这一点大家也很担忧。”
10月20日,吉利汽车在德国柏林发布全新品牌LYNKCO,到年吉利年销目标是万辆,其中现有吉利汽车占万辆,新品牌占50万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说,大家可能有些疑问,吉利走多品牌道路被证明走不通,刚回归到一个吉利,在市场上也推出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但现在为什么还要发布一个新品牌?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向老汽车人介绍吉利新品牌。
“这个新品牌是欧洲的技术、设计,制造首先会在中国实现,接下来将在全球销售,以后会考虑欧洲生产,这样可以帮助自主品牌真正走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品牌。”
“我们最大利益出发点是沃尔沃的技术共享,和规模化协同效应,这为自主品牌走向高端,走向全球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道路,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杨学良自豪地表示。
把现在汽车业的人放到年代,未必能干出老前辈那样的事业,老前辈那样的业绩,老前辈那样的速度。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原董事长李大开认为,当今汽车人如果能有老前辈那种精神,那种奉献,中国汽车工业可能不会是现在这种状况,应该把老一代汽车人的精神传承。▲“年轻的老汽车人”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原董事长李大开。
“我认为自主品牌10年~20年后会占70%市场份额,”谈到自主品牌时,有着30多年汽车零部件、20多年企业一把手管理经验的李大开表示,“为什么我这么自信?主要有三个依据:第一,我国有五千年历史,绝不像南美、非洲,绝不会长期容忍国外品牌在中国占据主流。第二,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不允许我们这样,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让外国公司长期在自己国家赚钱,外国公司每年从我们国家拿走几千亿元甚至更多,初始阶段他们可以这么做,但长久来看绝不可能。第三,从国防战略上讲,自主品牌也必须占据主流。”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蔡诗晴分享了他最近的心得。他说,中国汽车工业可以有不同道路,可以有不同做法,但汽车工业必须主要依托在中国人身上,而不是外国人。现在中国进入全面调整时期,工业在调整,城镇化在调整,消费也在调整,所以要思考如何转变观念,才能更好适应变化。▲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董事长蔡诗晴。
“人老了,很多事情做不了,地区老了也一样,怎么把东北地区振兴起来不容易。东北振兴了这么多年,结果越来越差。一汽搞不起来,东北也很难发展起来,我们不是发牢骚,一汽现在正是困难时期,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领导班子,怎么振兴?我们在旁边看着也担心。”▲一汽原副厂长韩玉麟。
一汽原副厂长韩玉麟在会上说:“一汽现在问题确实很多,但还是有底子,有基础,有实力。最近,一汽解放就有很大进步,也就是说我们要认识到产品怎样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品质要提升,定价也要更合理。红旗事业部成立后,在年轻人手里发展,我感觉还是很有希望。”
“求人不如求自己”,这是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谈起最近几年对行业的感受时说的一句话。▲江淮汽车集团原董事长左延安。
“主要是有两个缺失,两个过度,”左延安这样总结汽车工业发展中的症结所在。“两个缺失”指,国家对传统汽车产业是只有政策无战略;早期企业在做乘用车时的战略缺失。
“两个过度”指,对外开放过度,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全世界汽车企业全部请进来,有这么多的合资企业;内资进入汽车产业管控过多,没有哪个国家对自己的民族资本进入这个产业管控得如此严格。
“这些话过去都说过,但说归说,这么多年有什么改变吗?”左延安接着说道,“所以我们要回归本源,还是要靠企业自己,是不是可以好好总结一下?像民企吉利、长城,包括宇通,某种程度上,这三个企业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先锋队伍,因为已经看到了亮点。如果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之路,他们或将取得更大成功。”
▲昌河集团原董事长杨金槐。
“政策导向对自主品牌的成长非常重要,舆论媒体的引导也很重要。怎样引导国民买自主品牌?要从电视、报纸等方方面面进行宣传,最重要的是企业本身,要搞好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是质量有问题,投放市场后,再想起来就很困难了。”昌河集团原董事长杨金槐建议道。▲中欧协会会长徐秉金。
中欧协会会长徐秉金提醒汽车行业要“不忘初衷”。他回忆到:“解放初期资本主义封锁我们,中国人在那种艰苦情况下做出了第一辆车,举起自主创新的旗帜,这是年代的精神,这种精神要是能传承到现在,那中国汽车业可了不得。”▲原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郑焕明。
原北京汽车工业联合公司总经理郑焕明用四句话来总结。第一,要搞自主品牌,必须下力量搞好自主研发,要问问合资企业里我们在自主开发问题上有多少话语权?不要说产品,就是工艺上发言权也不多。第二,自主品牌必须要具有中华元素,中国文化五千年,我们应该充分在自主品牌里把中华元素加进去,这方面值得好好研究。
第三,搞自主品牌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第四,有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能牵头把这个事情形成合力?这值得研究。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顾尧天。
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顾尧天表示:“有一条重要战线就是零部件,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