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通劳动者而画陆阳绘画作品展在京展

“我为他们而画”——陆阳

他们,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

10月31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的“20回望——陆阳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蒋岳红策展,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北京电影学院原副院长尼跃红,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潘承辉,中央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史玲,中央美术学院原雕塑创作研究所所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孙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明才,江苏新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收藏家王益东,昌河飞机公司原董事长余枫,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孙涛,中央美术学院历史题材绘画中心主任马刚,教育部经费监管中心办公室主任、人事处处长李龙,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田海鹏,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胡西丹,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党总支书记刁婷婷,北京荣正恒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胡朝利,凤凰卫视教育艺术中心总经理吴炜强,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主任王孔刚,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李彦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伟等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施晓琴摄

开幕式上,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游,中央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党总支书记刁婷婷,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研究员蒋岳红,本次展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陆阳先后致辞。

这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陆阳的首次个人展览。展览共展出79幅作品,创作时间跨度从年至年,其中大部分是至年二十年间的作品,包括《煤城》系列、《乡村》系列、《家人》系列等。

陆阳深受印象派和俄罗斯绘画的影响,在几十年的创作中,不断摸索出自己的风格。此次展出的人物画、风景画多为几十年来深入生活、深入乡村矿区,观察接触了解最普通的劳动者,从他的绘画中可以感受到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也可以感受到一个现实主义画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作品在绘画技法上既有底气十足的粗犷,也有温情柔和的细腻。

展览现场施晓琴摄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看过展览作品后说:“陆阳多年来沉潜下心,走向生活,深入生活,坚持在生活中体现艺术情感、表达艺术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他的作品是对中国煤矿工业经历过的不平凡的历史时段的一次艺术的记录。同时他深入探索油画造型语言,在写实基础上不断增加表现力,他笔下的痕迹不仅仅是对象带来的形象感觉,更是他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痕迹。”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特聘研究员蒋岳红在评论文章中写到:“在形势自觉中,陆阳与看上去很热闹的绘画风向标刻意维持着后退一步的距离来自处,但他从未想过停步和止步于个人意念的抒写和表达,他始终不曾尝试过要脱身退出的是进入时代和历史的个人绘画史的建构。”

展览现场施晓琴摄

“在这个画展中我要讲述的是为中国社会巨大变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我为他们而画。”陆阳告诉记者,在前20年的经历中他一直与劳动者为伍,他的绘画足迹跟随着他们从农村走到厂矿城市,再走回到美丽乡村;画中的田园风景、厂矿人物也忽南忽北。内心的召唤由西方通向东方,绘画手法也由写实逐渐转向写意。

展览现场施晓琴摄

“绘画创作能给我带来快乐,尤其是直面和我们共生的真实的自然、社会景象,以及和劳动者们的相望,相知,相熟让我心安,我越发地感觉到我们流淌的汗水和血液是相同的,我们的生命同样值得纪念。在整体的社会结构大空间里融入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是我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座华丽的艺术大厦里展示我心心相印的劳动者们和我眼中真实的社会景象是我人生的一大愿望。”陆阳说:“乡村的自然美景和人类美好的田园情怀是我们共同的不可或缺的自然与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在远离他乡的艰苦劳作中思念着回不去的故土。在此我祝愿所有劳动者都能回归到各自心中美好的家园。”

展览将持续至11月8日。

艺术家简介:

陆阳,年出生。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

作品欣赏:

《童谣》布面油画,xcm,年

《红霞》布面油画,xcm,年

《生生不息》布面油画,xcm,年

《逗鸟图》布面油画,xcm

《推大磨》布面油画,xcm,年

《暮炊》布面油画,xcm,年

《娃娃戏》布面油画,xcm,年

20回望-陆阳绘画作品展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sr/11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