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只为了更美的大秦岭

文丨记者刘瑾审核丨王小笑

感谢志愿者王泰、大袋子、丁丁等供图

秦岭被称作是驴友们心中的“香格里拉”,进入夏季,又到驴友进山的高峰季节,秦岭迎来送往了众多对它充满好奇的人群,却也不可避免地被迫接受着无所不在的“环境伤害”。在世界环境保护日来临前,晚报记者跟随净水鸟环保公益队伍走进了秦岭主峰太白山,全程记录了多位志愿者四天三夜的徒步宣传环保、捡拾垃圾活动。

5月28日上午11点,我们出发了!

?队伍里的小小净水鸟

今年是净水鸟环保公益活动举办的第十二年。

5月28日上午,多位环保志愿者聚集在陕西省体育场,大家将从这里出发,经历4天时间,南北穿越秦岭山脉最高峰—海拔米的太白山,都督门—老庙子—跑马梁—大爷海—下板寺,徒步60多公里的深山老林,捡拾太白山的垃圾,为太白山做一次大扫除。

从都督门向老庙子出发,遇到岔路口,走在最前面的领队飞鹿就会留下红色路边,收尾的领队再将红丝带取下带下山。

负重拔高,无法形容的累。

虽然路途劳累,还好有美丽的花花抚慰心灵。(高山杜鹃?)

独自盛开的芍药花。

这叫“生命吸管”,带净化过滤功能,领队说,不管多脏的水都可以直接喝(恩,厕所的可以吗?坏笑咔咔)

美丽的花。

还是美丽的花。。

8岁的赵博晨是一名小学生,小名叫特特,是此次队伍中最小的志愿者,虽然年纪小,却一点不娇气,看到落在后面的叔叔阿姨,还会主动去帮忙,聪明懂事的他成了队伍里的小明星。

5月29日下午,负重徒步20公里,到达老庙子营地。8岁的特特顾不上休息,就拿起袋子在四周捡拾垃圾。

5月29日上午8:30,从周至都督门开始,负重徒步20多公里,经过大约十个小时的翻山越岭,志愿者陆续抵达老庙子营地,当许多大人都累得无法动弹时,9岁的特特却开始在附近捡拾驴友丢下的垃圾。废气罐、饮料瓶、食品包装袋……一会就装满了一大环保袋。“老师都说不能乱扔垃圾,这样就好看多了。”看到自己四周的垃圾被捡拾干净了,特特才满意的坐下来。

特特和爸爸一起捡垃圾,8岁的小伙子很棒呢!

特特的爸爸赵子光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特特这次能顺利走完全程,自己提前一个月对儿子进行了特殊“拉练”,有时间就带着特特跑步,增加体能。“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净水鸟活动了,去年带着大女儿来,今年带着特特来。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多参加公益活动,这样的教育要比课堂教育深刻的多。”赵子光说,原本很担心儿子在途中会坚持不下来,没想到几天行程中,特特不仅捡了好几袋垃圾,还都是第一批到达营地的志愿者。

老庙子营地,志愿者将气罐压扁方便带下山。

在志愿者队伍中,10岁的小女孩福宝也格外引人注意,更是被许多叔叔阿姨封为“女神”。福宝和爸爸鲁军参加此次活动,都是因为妈妈高磊的强烈要求。“我们完全是被她妈妈忽悠来的。”从事IT行业的鲁军笑着告诉记者,妻子去年第一次参加了净水鸟活动,因为活动量巨大,回家后双脚大拇指指甲全部坏死,以为有了这么惨痛的教训,高磊不会再上山了,没想到今年春节后,高磊就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打算带着福宝一起参加净水鸟活动,更是在两个月前就给福宝服用红景天,克服可能会出现的高原反应。

福宝,今年只有10岁,被封为此次队伍里的一号女神!

拗不过妻子,鲁军仔细考虑后,也觉得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一家三口报名参加了今年的活动。“来之前没想到活动量会这么大,走在路上时一直骂自己为什么要来,可当徒步一天抵达营地时,又觉得这活动还是挺好的。”鲁军说,不只是清理山上的垃圾,对于在久居城市的人来说,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清理身心垃圾的好机会。

老庙子营地,海拔3M,这么美的天和云,是不是很久都没见过了?

福宝在大秦岭里的第一堂自然课。

?“只有山干净了,才有更美的风景”

薛涛今年50岁,或许因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眼前的他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5月30日一大早,当队伍集结准备从老庙子营地向大爷海出发时,薛涛原本就不轻的行李上又多了一个蛇皮袋。

薛涛,50岁的帅大叔,自备蛇皮袋用来捡垃圾。

“这里面大概有20多个气罐,还有四五十个饮料罐。”薛涛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净水鸟活动了,从第一次之后,他每年上山时都会带几个蛇皮袋,专门用来捡垃圾。“今年来看,不管是沿途还是宿营地,垃圾明显比往年少了,这说明我们的活动还是有作用的。”薛涛说,现在参与户外运动的人多了,扔垃圾的人多了,捡垃圾的人也多了,这一点让他很欣慰。

“大家都喜欢爬山,只有山干净了,才有更美的风景,一个人能捡的垃圾有限,但希望能用身体力行去感染更多驴友。”薛涛说,从第一次参加净水鸟活动,深刻了解到垃圾对于秦岭的伤害时,自己每次进山都会把一些不容易降解的垃圾带下山。“每个人都参与一点,就会感染更多人的加入其中,保护好大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一些美好。”

气罐、红牛罐,是最常见的垃圾。

净水鸟活动举办了12届,领队王小波参加了9届。他告诉记者,在穿越太白山途中,因为地势开阔、水源充足,老庙子是穿越太白山的固定宿营地之一,但这里也是垃圾最多的地方,塑料包装袋、饮料罐、燃料气罐随处可见。因此往年这里的遗留垃圾也通常较多,但今年的垃圾明显比去年少了很多。“往年到了这里,帐篷都没办法搭,一百多号人得先清理好一阵的垃圾,今年情况还能好一些。”

王小波告诉记者,去年活动,仅老庙子营地就捡拾到近千个气罐,但今年,这里只有只有几十个气罐。

5月30日,从老庙子出发,前往大爷海,海拔不断升高,行走也越来越困难。除了自身负重30公斤左右的行李,几乎每个志愿者身上都背着垃圾袋。

沿途捡到的气罐。

海拔M,没有水,植物稀少,像不像月球表面?

跑马梁上没有马,只有一望无际的石头。

10岁的小福宝一直紧跟领队,走在队伍前列。懂事不娇气的福宝,是小编心中的真女神!

山下短袖,山上的积雪却还没消融。

近10个小时行走带来的疲劳,在看到大爷海营地时瞬间消散了。

?“看山人”老程:最头疼半山腰上的垃圾

5月30日下午7点,经过近10个小时的徒步,多名志愿者全部到达营地大爷海。在这里,记者见到了48岁的程开稳。

对于向往太白线的驴友来说,“老陈”是个神一样存在的人物,网上几乎所有太白山穿越攻略里都会写到他。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老陈”其实并不姓陈,而是姓程。

从老庙子营地出发,需要途经跑马梁才能到达大爷海,15公里的跑马梁,全是望不到尽头的石头,如果没有沿途画在石头上的红色路标,很多人都会在这里迷失。而这些红色路标,全部都是老程画的。

一路上这些红色路标,都是老程画的。小小的红色路边,不仅温暖着每个来到太白山的驴友,也保障了许多驴友的生命安全。

老程是山阳人,自小在山根下长大,17岁时,离家来到太白山讨生活,在附近的庙里给人帮忙打杂,帮上山的人当背工,带路。看他勤快又本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让老程帮忙干些杂活,防火、捡垃圾。

对于穿越过太白线驴友来说,最美味的食物莫过于到达大爷海时,老程端来的一碗酸汤面。

用老程自己的话来说,这几十年来,自己几乎跑遍了太白山的每个角落。年,进山驴友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保护大爷海及周边水源地,同时考虑到驴友们的安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在大爷海附近建起了几间活动板房,供驴友短暂歇息,老程则成了这里的“负责人”。在此前,老程一直在大爷海附近搭帐篷居住。荒山野岭,朔风野大,有时风大的能把人吹走。

现在,这个活动板房成了驴友之家,但凡打算穿越太白的驴友,都会下榻此处。老程和妻子也常年定居在此,大女儿在眉县打工,小儿子在西安一所技校读书,虽然相隔不远,但由于交通太不便利,一家人一年只能在春节时见一面,其余时间,老程都在山上呆着,大爷海没有电话信号,有时想和孩子联系了,老程还要拿着手机漫山遍野找信号。

除了接待驴友、巡山防火外,老程还是太白山救援队的队员,这些年参与过上百次的营救驴友行动,而对于老程来说,日常最主要的事就是收拾沿途的垃圾,在老程看来,现在驴友素质越来越高,山上的垃圾一年年在减少,“前几年,光气罐我每年都能捡到上万个,不知道怎么处理,我每次趁着二月下山时雇车送到绿蚂蚁,城里人肯定处理的比我们好。”老程说,前些年每次送气罐到西安时,自己雇的昌河面包车能装满满一车,现在渐渐少了,去年一年只有一千多个气罐。

距离大爷海最近的缆车乘坐点需要步行五个多小时,沿途陡峭,细心的老程在沿途寻找了很多个山洞当做天然垃圾箱。“爬山背的东西多,不想把垃圾带走也能理解,扔到垃圾箱里就行,最怕那些胡乱扔的,风一刮就吹到了悬崖上,有的根本没办法捡,有的捡起来一不小心就摔下去了。”老程说,自己最头疼山崖上挂的塑料袋,“实在不想扔进垃圾箱,拿个石头压住也行。”

虽然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西安,但老程却说,太白山是最好看的山。“六七月(农历),满山都是花,还有杜鹃也开始满山都是,特别好看。”老程告诉记者,他希望越来越多的驴友能来太白山看看,这样自己也热闹,但又怕人群带来的垃圾越来越多。“他们这个活动搞了十几年了,对太白山起了大作用!希望一直搞下去,我相信再过个十年肯定就没有人乱扔垃圾了。”老程说的这个活动,就是净水鸟环保公益活动。

5月31日早,雨雪交加中下山,朝下板寺出发。

?垃圾捡不完,精神却能传很远

5月31日下午3时许,所有志愿者安全下山,经过现场清点,此次活动中,志愿者带到山下的垃圾有多斤。

从韩国飞回来参加这次公益活动的桂平。

“今年带了20多个气罐下山,这是我去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28岁的桂平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吉林柳河,现在韩国首尔工作,已经连续参加了三届活动,第一次从内蒙过来,去年从北京过来,今年专程从首尔赶到西安参加这次活动。“都说大美秦岭,我觉得秦岭不光没,还很神奇。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能为秦岭做点事,也锻炼我的意志,还在这个过程结交了许多热爱户外热爱环保的伙伴,明年还会来。”桂平说,明年要带更多气罐下山。

5月31日下午,我们下山啦!全程徒步60多公里,跨越了千米海拔,带下山斤垃圾!

每一位志愿者都得到了一份荣誉证书,这张薄薄的纸,是用汗水用毅力以及一颗热爱的环保的心换来的。

张建强,来自山西大同。这次活动,大同户外协会也有很多志愿者参加,去年,他们在山西发起了净水鸟活动,保护黄河水源。

“因为喜欢登山,所以想为山做点事,山上的垃圾捡不完,一个人的力量也有限,但精神却能传很远。”净水鸟环保公益活动发起人、西安绿蚂蚁户外用品连锁机构创始人蒲苇说,净水鸟活动举办了12年,已经累计有近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能统计到的垃圾数量也达到了4吨,12年来,全国各地十几家户外组织都发起了类似的环保活动,这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净水鸟是一种精神,垃圾捡不完,精神却能传很远,希望每个人都能做一只净水鸟,为环境做点事,为我们的父亲山做点事。”蒲苇说。

净水鸟

在太白山顶,生活着一种黑背、红腹、白顶的小鸟,名叫白顶溪鸲,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停立石间,啄起水面的小草细枝,不让湖水有半点污染,人们喜欢它尽力保护湖水,称它是“净水童子”、“净水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sr/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