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委托,中国工业报社7月27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大国重器》(第二季)企业座谈会。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刘红儒主持了会议。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王瑞华、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第二季)总导演王立平、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国工业报社及《装备制造》杂志领导出席会议。
海尔集团海尔众创汇创始人王晓虎、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柴旭东、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洪源、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海林、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长余建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副处长张蕾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与座谈,结合智能制造、“制造业+互联网”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介绍了企业各自的“精彩”之处。
王瑞华介绍了《大国重器》的拍摄背景,提出《大国重器》第二季的拍摄总体上要把握三点:
首先,要聚焦“器”,它与第一季是一脉相承的,既要承上启下,又要有创新、有新亮点。第二季的拍摄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中国制造》的背景下开启的。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第二季在展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就的同时,要突出反映好形成我国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的智能制造。
第二是聚焦“链”。过去,我们的成套装备做出来后,部分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例如芯片)无法实现自主,很大程度要依赖进口。这是制造业要下大力气解决的发展瓶颈问题,因此,要注重体现全产业链条的做大做强。这也是“重器”的独门秘器。
第三是聚焦“人”。无论是什么主题,最终都要通过人来体现,要通过第二季的拍摄,提炼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人文文化,体现文化的传承,并将其延伸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
王瑞华说,《大国重器》播出之后社会反响非常大,不仅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而且对企业开拓市场、特别是拓展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她要求,在第二季的拍摄中,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企业讲好故事,企业要尽可能用通俗易懂语言来讲出自己的精彩故事。
《大国重器》是一部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热播后,引发了全社会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