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是有效解决汽车产品缺陷的机制
一些小故障可能对车友及家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为了尽量减少汽车的安全隐患对车友们造成的损失
本小主在此总结一下“国内各品牌车型召回大全”
如果发现您的爱车在召回名单上
可尽快联系您的汽车公司进行检测维修喔~
本帖将长期更新且长期有效!
欢迎车友回帖补充,本帖仅供参考~
B
保时捷
自年2月20日起,召回年9月28日至年10月4日部分进口款Boxster汽车。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7辆(均未交付)。
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驾驶员座侧面气囊的初级气体发生器内部化学成分配比不当,可能导致在车辆发生碰撞后,气囊无法正常展开,增大车辆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宝马
自年1月6日起,召回部分进口X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65辆。具体如下:
(一)年6月22日至年9月12日期间生产的年款进口BMWX5汽车,共计56辆;
(二)年6月26日至年7月29日期间生产的年款进口BMWX6汽车,共计9辆。
部分车辆由于DME(车辆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与发动机缸体之间的接地线位置的螺栓可能未按标准扭矩拧紧,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螺栓可能因颠簸而松动,造成DME电压降低导致断电或重启。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由于DME断电或重启,发动机将发生熄火或者熄火后重启的情况。该情形增加了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北京现代
自年2月13日起,召回年9月5日至年5月11日期间生产的全新途胜汽车,共计辆。
由于后牵引臂强度不足,在驻车制动未松开或急加速倒车状态下,如果单侧后部车轮撞击路肩,在极端情况下后牵引臂可能会受到较大撞击力而发生弯曲,长时间持续使用后可能出现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比亚迪
自年1月24日起,召回年5月14日至年12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比亚迪F3-R、F3DM轿车,共计辆。
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总成中装配了接触式扭矩传感器,由于供应商生产制造原因,长期使用后传感器中的电刷和PCB板上的厚膜电阻可能存在异常磨损,继而导致扭矩信号异常。可能会出现EPS警告灯点亮,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车辆转向助力减小、转向沉重,存在安全隐患。
C
昌河铃木
自年2月24日起,召回年9月7日至年4月28日期间生产的利亚纳A6轿车,共计辆。
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在特定情况下会造成电子助力转向控制器误判,导致助力转向进入安全保护状态,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车辆转向助力下降、转向沉重,存在安全隐患。
长安
召回以下部分汽车,共计辆:
(一)自即日起,召回年3月20日至年3月2日(含)生产的CX20汽车,共计辆;
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原因,方向盘上用于装配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的安装孔尺寸超差,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且驾驶员侧安全气囊起爆时,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气囊脱离方向盘,存在安全隐患。
(二)自年3月1日起,召回年11月7日至年11月13日(含)生产的长安欧力威汽车,涉及数量辆。
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在长期使用后,转向上轴总成的扭矩传感器异常磨损,导致控制器进入故障保护状态,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车辆转向助力下降、转向沉重,存在安全隐患。
D
东风本田
自年3月1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辆:(一)年11月21日至年7月13日期间生产的款思铂睿(SPIRIOR)轿车,共计辆;
(二)年1月26日至年10月12日期间生产的款思铭(CIIMO)轿车,共计辆。
乘员侧前安全气囊在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东风标致
自年2月27日起,召回年10月16日至年10月2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东风标致S轿车,共计辆。
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后背门粘胶老化性能不满足产品技术要求,车辆长期使用过程中后背门漏水、异响,在极端情况下后背门上的扰流板或下饰板在高速行驶中有脱落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东风悦达起亚
自年2月13日起,召回年1月19日至年6月21日期间生产的所有配置的起亚KX5汽车,共计辆。
由于后牵引臂强度不足,在驻车制动未松开或急加速倒车状态下,如果单侧后部车轮撞击路肩,在极端情况下后牵引臂可能会受到较大撞击力而发生弯曲,长时间持续使用后可能出现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大众
自年2月6日起,召回部分进口甲壳虫、高尔夫旅行版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具体如下:(一)年7月1日至年8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甲壳虫系列汽车,共计44辆;(二)年7月1日至年7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款高尔夫旅行版汽车,共计辆。
部分车辆,由于安装制动助力器的噪音过滤器过程中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用户在长时间使用定速巡航功能后出现制动警示灯亮,制动踏板变硬的情况,影响车辆正常刹车性能,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2月20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辆:
(一)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进口的部分年7月27日至年8月12日期间生产的年款迈腾旅行系列汽车,共计21辆;年9月20日至年10月6日期间生产的款迈特威多功能商务车车型,共计8辆。涉及驾驶员前部安全气囊。
(二)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年10月24日至年11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年款途观汽车,共计辆。涉及副驾驶员前部安全气囊。
(三)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年9月13日至年11月11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年款奥迪A6L,共辆;年10月18日至12月8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年款奥迪A4L,共辆;年9月12日之后在奥迪特许经销商处更换过前排座椅安全带的辆国产奥迪A6L和1辆国产奥迪A4L。上述车辆涉及前排座椅安全带预紧器。
(四)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进口的年9月7日至年10月20日生产的:部分年款奥迪A7,共计48辆;部分年款奥迪A8L,共计辆;部分年款奥迪A6allroad,共计12辆;年款的奥迪S6以及年款的奥迪RS6各1辆。上述车辆涉及副驾驶座椅安全带预紧器。
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初级气体发生器内部化学成分配比不当,可能导致在车辆发生碰撞后,相关车辆涉及的气囊或座椅安全带预紧器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初级气体发生器内部化学成分配比不当,可能导致在车辆发生碰撞后,相关车辆涉及的气囊或座椅安全带预紧器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2月20日起,召回年2月9日至-年6月2日生产的部分进口迈腾旅行系列,迈腾四驱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含库存车辆)。具体如下:
(一)年2月9日至年5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款迈腾旅行系列汽车,共计辆;
(二)年2月9日至年6月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款迈腾四驱系列汽车,共计辆。
部分车辆,由于车辆的车身控制模块(BCM)存在校准问题,可能导致车灯(包括近光灯、远光灯、日间行车灯、雾灯或转向灯)发生失效故障时无法识别、警示灯不能点亮,或车灯没有问题的时候仪表板中的车灯警示灯异常点亮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2月20日起,召回部分进口途威、迈腾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具体如下:
(一)年9月14日至年8月20日期间生产的配备了2.0TDI柴油发动机的部分进口-款途威汽车,共计辆;
(二)年2月20日至年3月3日期间生产的配备了2.0TDI柴油发动机的部分进口款迈腾汽车,共计4辆。
车辆由于安装了特定的发动机控制模块软件,会导致部分车辆的尾气排放检测数值在实验室检测时与实际道路行驶时存在差异。
H
华晨宝马
自年10月9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辆:
(一)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年1月2日至年12月2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华晨宝马i、i、Li、Li、Li及X1车辆,共计辆;
(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年1月2日至年12月2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宝马i、i、i、i、i、i、X1、X5、X6、M3及M6车辆,共计辆。
车辆的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上述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2月24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辆:
(一)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年10月20日至年10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华晨宝马Li、Li、Li及Li车辆,共计辆;
(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年8月19日至年10月2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宝马i、i、i、M4、迷你ONE、COOPER、COOPERS、JCW及劳斯莱斯Dawn车辆,共计辆。
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导致安全气囊无法按照要求正常展开,增大车辆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导致安全气囊无法按照要求正常展开,增大车辆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2月10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辆:
(一)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召回年11月27日至年5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宝马i、i、i、Li、Li及Li,共计辆;
(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召回年7月19日至年4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华晨宝马Li、Li、Li及Li,共计65辆。
车辆在售后维修的过程中,可能安装了存在缺陷的气囊传感器模块。由于缺陷传感器模块中的软件编程错误,车辆在发生正前或正后方碰撞时,气囊、安全带预紧装置及主动头枕将无法启动,存在安全隐患。
J
JEEP
自年1月10日起,召回年11月5日至年10月3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自由光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部分车辆的变速器线束端压线不当,导致间歇性的高电阻状况,可能导致档位意外移至空档,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1月25日起,召回部分进口Jeep大切诺基和克莱斯勒C车辆。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55辆。具体如下:
(一)年7月16日至年12月2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年款进口Jeep大切诺基(GrandCherokee),共计46辆;
(二)年2月15日至年11月2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年款进口克莱斯勒(Chrysler)C,共计辆。
部分车辆,驾驶人在停车时,可能没有将挡位移至驻车挡,车辆没有针对以上误操作的制止功能。在驾驶人错误地认为挡位已经处于驻车挡,且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驾驶人也没有启用驻车制动的情况下,如果驾驶人离开车辆,可能被车辆触碰并受伤,存在安全隐患。
捷豹路虎
自年2月6日起,召回部分年5月1日至年6月15日期间生产的-年款进口捷豹XF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部分车辆燃油供油管与车辆底部护板及车身之间没有保持足够的间隙,可能导致燃油管磨损,极端情况下会造成汽油泄漏,存在可能引发火灾的重大安全隐患。
自年2月3日起,召回部分进口路虎新揽胜、新揽胜运动、捷豹XJ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具体如下:
(一)年9月7至年10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路虎新揽胜,共计94辆;
(二)年9月8日至年10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路虎新揽胜运动,共计辆;
(三)年9月6日至年10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捷豹XJ,共计27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气囊内部启动器的发生剂混合比有偏差,可能导致在车辆发生碰撞后,前排乘客安全气囊无法按照要求正常展开,增大车辆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2月24日起,召回部分进口路虎新揽胜、新揽胜运动、捷豹XE、捷豹F-TYPE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具体如下:
(一)年7月12至年10月2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路虎新揽胜,共计辆;
(二)年7月12日至年10月2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路虎新揽胜运动,共计辆;
(三)年7月13日至年12月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捷豹XE,共计辆;
(四)年7月19日至年12月1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捷豹F-TYPE,共计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安全带预张紧器内部启动器的发生剂混合比有偏差,可能导致在车辆发生碰撞后,前排安全带预张紧器无法按照要求正常工作,增大车辆乘员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L
雷克萨斯
自年6月30日起,召回部分进口LEXUS雷克萨斯IS、ES、LFA车辆。自年12月31日起,召回部分进口雷克萨斯GX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
(一)年1月6日至年9月28日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IS/ISC轿车,共计辆;
(二)年1月6日至年6月5日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ES/ES轿车,共计辆;
(三)年1月6日至年9月26日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GX/GX越野乘用车,共计辆;
(四)年1月17日至年11月1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雷克萨斯LFA轿车,共计3辆。
部分车辆的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上述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林肯
自年6月30日起,召回自年6月11日至年7月3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林肯MKZ。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
部分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由于安全带预张紧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内部温度导致拉线强度下降,从而无法达到约束乘员所需达到的拉力,驾驶员侧和乘客侧的前部安全带预张紧器拉线可能会出现脱离。这会导致在车辆出现碰撞时,安全带无法充分约束住乘员,增加了乘员的受伤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M
梅赛德斯-奔驰
自年1月19日起召回部分进口款GL级、GLESUV、GLSSUV车辆。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台。
(一)年2月17日至年3月29日生产的部分进口梅赛德斯-奔驰GLESUV车辆,共计辆;
(二)年8月3日至年3月1日生产的部分进口梅赛德斯-奔驰GLSSUV车辆,共计辆;
(三)年6月28日至年4月1日生产的部分进口梅赛德斯-奔驰GL级车辆,共计辆。
部分车辆前乘客座椅占用识别系统可能存在校准偏差,如果体重较轻的乘客坐在前座椅边缘位置并保持长时间不移动,可能导致该乘客不会被系统准确识别并可能被识别为儿童安全座椅,导致前乘客正面气囊被系统自动关闭(提示灯点亮,仪表盘上也会出现相应提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1月19日起,召回年9月3日至年3月2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款进口E级轿跑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由于驻车灯功能的软件编码不正确,在驻车灯开关打开时,位于后备箱盖上的驻车灯可能无法点亮,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1月13日起,召回年12月1日至年5月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梅赛德斯-奔驰GLE车辆,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8辆。
部分车辆发动机控制单元软件存在问题,可能导致车辆在即将停止时意外熄火,该问题增加了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玛莎拉蒂
自年1月13日起,召回年10月11日至年11月1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莱凡特(LEVANTE)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36辆。由于侧气帘供应商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气体发生器内的材料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右侧侧气帘中的气体发生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上述缺陷可能会导致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右侧侧气帘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1月10日起,召回年5月12日至年12月1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莱凡特(LEVANTE)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
在低速行驶条件下,由于发动机控制模块对混合气的调节不当,导致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可能会引起发动机转速过低。上述缺陷可能会导致变速器进入空挡,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熄火,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12月30日起,召回部分年款进口总裁(QUATTROPORTE)和吉博力(GHIBLI)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14辆。具体如下:
(一)年3月22日至年7月21日期间生产的年款进口QUATTROPORTE(总裁)系列汽车,共计辆;
(二)年9月12日至年9月5日期间生产的年款进口GHIBLI(吉博力)系列汽车,共计辆。
部分车辆存在意外移动的风险。如果驾驶员未按照车辆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和检查,在车辆变速器仍处于行驶档位上时,却可能导致驾驶员误认为其已经在驻车档位,进而可能造成车辆的意外移动。上述意外移动出现时,如果驾驶员离开车辆,可能会造成对车外人员的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S
斯巴鲁
自年1月26日起,召回年1月19日至年11月30日生产的部分进口斯巴鲁XV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
部分车辆由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程序设置不当,如果在一键启动操作后极短时间内进行P档到N档的换档操作,可能会造成启动机游星齿轮和液力变矩器齿圈发生不正常啮合现象,啮合时的冲击会导致游星齿轮损坏,从而造成发动机异响。严重时可能导致发动机不能再次启动,存在安全隐患。
自年1月23日起,召回年9月29日至年10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款森林人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
部分车辆由于设计问题,控制二次空气泵的继电器触点可能熔化粘着,导致空气泵电机连续运转,进而导致空气泵气管内气压上升、气泵温度上升,严重时可能引起树脂部件熔损,发出异臭,冒烟,甚至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双龙
自年2月20日起,召回年5月30日至年10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款路帝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涉及辆。部分车辆由于前减震器的减震胶套硬度过高,由于频繁的路面冲击及弹簧的震荡,前减震器底部胶套焊接点处有可能开裂漏油。如在开裂情况下继续驾驶可能导致前减震器胶套焊接点处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W
沃尔沃
自年1月19日起,召回部分进口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具体如下:
(一)年8月28日至年10月5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款S60汽车,数量合计4辆;(二)年8月28日至年10月5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款V40汽车,数量合计辆;(三)年8月28日至年10月5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款V40CC汽车,数量合计47辆;(四)年8月30日至年10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款V60汽车,数量合计99辆;(五)年8月30日至年10月21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款V60CC汽车,数量合计18辆;(六)年8月29日至年9月7日期间生产的进口款XC90汽车,数量合计7辆。由于供应商制造问题,可能导致车辆发生碰撞时一个或多个安全气囊无法正常展开,增加了车内乘员受到伤害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Y
英菲尼迪
自年2月13日起,召回年1月19日至年2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年款英菲尼迪QX60混合动力系列汽车。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辆。由于供应商原因,个别油箱的壳体特定部位低于标准设计厚度,油箱如果受到强烈撞击,可能造成燃油渗漏,存在安全隐患。
一汽奔腾
自年1月24日起,召回年9月8日至年12月17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奔腾B50(1.4T)轿车,共计辆。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发动机燃油喷射泵有渗漏燃油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自燃,存在安全隐患。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更换燃油喷射泵,以消除安全隐患。
一汽红旗
自年10月31日至年11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红旗H7PHEV系列轿车,共计辆。部分车辆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发动机燃油喷射泵有渗漏燃油风险,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自燃,存在安全隐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