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晚间,力帆股份(,SH)发布的一则《关于出售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股权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显示,力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同意将公司所持重庆力帆%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新帆)。股权转让完成后,力帆股份将不再持有重庆力帆的任何股权。据了解,北京心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持有重庆新帆%股权。通过天眼查可以了解到,北京心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和家)。早在今年8月,业内就有传言称,无生产资质的车和家将选择重庆力帆走代工模式。彼时,苏州市环保局进行了一个项目公示显示,重庆力帆汽车将在常州分公司组建年产10万辆增程式纯电动SUV项目,且将租用车和家常州厂房进行改建。该项目与此前车和家公布的增程式SUV项目有诸多雷同之处,这引起媒体猜测:力帆将代工“车和家”的首款量产车型。随后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曾出面多次否认这一说法,但并未说明工厂资质问题。生产资质如同新造车企业的“准生证”,有了它才能顺利推进工厂、销售的供应链的建立。然而,国家发改委于去年6月已暂停了新造车项目的批复,从国家公示信息看,电动车生产资质规定制定三年以来,仅有十六家企业拿到了生产资质,年,纯电动乘用车资质发放仅昌河铃木一例。没有生产资质,使得一众即将量产的新造车企业不得不另觅蹊径,收购现有资质,或选择代工生产。此前,蔚来、小鹏等选择了代工生产。蔚来创始人李斌称不会采用收购、购买的方法取得生产资质,尽量采用正向申请的方法获得“准生证”。威马、电咖、拜腾则选择收购资质。年,威马汽车收购具有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大连黄海%股权,花费11.8亿元;今年7月,电咖汽车以10亿元收购西虎,以此获得生产资质;今年9月底,拜腾汽车大约以8.5亿元成本,从B轮领投方一汽集团那里获得了生产资质。未来,车和家第一款产品大型增程式电动SUV“理想智造ONE”将在常州工厂投产。今年10月,车和家正式公布了首款车型;该车将在年上海车展开始预订,并于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据了解,目前工厂已经基本完工。在发布出售力帆汽车的同时,力帆实业还发布了另一个公告,表示将与车和家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根据力帆股份发布的11月产销数据,11月,力帆股份传统乘用车销量仅为辆,同比下滑52.98%;前11个月,累计销量约8.84万辆,同比下滑11.62%。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力帆乘用车销量已从年的14.8万辆下滑至年的13.2万辆。此外,根据力帆股份发布的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力帆股份净利润为1.3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06%。资金压力之下,力帆还计划通过卖地来换取流动资金。今年2月,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计划在重庆两江新区范围内择址修建新厂区,并对力帆乘用车现有乘用车生产基地进行搬迁,以此获得约15亿元至25亿元的土地出让收益。智能时代科技角度最独特的测评最激动人心的竞争最牛的人、产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