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北京汽车
北京汽车最早创立时,并没有带着任何的军事使命和色彩,其实是后来逐渐向军用领域靠拢的。
上世纪50年代末,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决定将原有的北京汽车配件厂和新成立的北京汽车附件厂合并,定名为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主要生产化油器、汽油泵、气缸垫、汽车灯等17种汽车、拖拉机的配件。
年2月,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鼓动下,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决定开始试制小轿车。
当时由于该厂并不具备生产小轿车的基本条件,除了生产汽车的一些零配件外,只在几年前生产过摩托车。
可在当时党委书记冯克、厂长李锐的带领下,广大技术人员和职工仅仅凭着革命热情,很快就把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等关键总成制造了出来。
年6月30日,一辆被命名为“井冈山牌”的轿车成功下线。
那一天,北京汽车附件厂召开了庆祝大会,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局局长张逢时出席了大会,庆祝首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并宣布该厂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
年,在长安"长江牌46型越野车"基础上,北汽开发出了我国第一代轻型军用越野车BJ汽车,并装备到了部队。
北京吉普是中国最早生产的乘用车,最纯正的一款军用越野车。
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敞篷“”检阅红卫兵至今,土生土长的“”,生命力顽强,市场保有量达60万辆,累计产量中国第一。
当年可是县团级才能配的车,只是如今风光不再。
北京吉普的生产厂家为北京汽车制造厂,该厂在年改制重组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英文简称“BAW”)。
在这里不得不啰嗦一下,这复杂的关系:
北京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中方投资公司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京信托公司,外方投资公司为日本五十铃株式会社。
北京汽车制造厂是国有企业,在50年代开始组建,是在北京汽车修理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已经破产。
现在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已经申请破产,顺义的厂区也已经成为了北京现代的工厂。
现在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BAW),跟这两个单位没有任何的关系,它只是一个民营企业,是由个人投资经营的汽车制造企业,但是这个工厂吸收了原北京吉普、原北京两个品牌的全部生产能力,继承了跟北京吉普的精华,并且继续在生产。
简单点说:生产北京吉普的那个厂和生产BJ40的厂,已经不是一个公司了,没什么关系。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BEIJING-HYUNDAIAUTO,简称“北京现代”),于年10月18日成立,是中国加入WTO后被批准的第一个汽车生产领域的中外合资项目。
由北京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0.36亿美元,中韩双方各占50%,合资期限为30年。
北京现代坐落于北京市顺义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拥有三座整车生产工厂、三座发动机生产工厂,和一座技术中心。
在21世纪初,北京汽车为更大的突破,与戴姆勒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生产北京奔驰,也为奔驰在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迈入21世纪,北汽集团生产了许多实力派SUV,BJ20、BJ40、BJ90,其中BJ40成功的在战狼2上吸引了众多的爱国人士。
北汽集团目前拥有合资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还有自主品牌北汽福田、北汽新能源、北汽绅宝、北汽银翔、北汽昌河等等。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也是具有浓郁军事色彩的品牌。
东风汽车始建于年,从创立之初,已确定“以军为主、先军后民”的发展思路,可以说东风汽车就是为了满足军用需求而生的一家车企。
年,东风EQ和EQ两款车型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表现突出,被誉为“英雄车”称号。
年,东风汽车研制出的东风猛士车型表现优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水中蛟龙、陆上猛士”的赞誉。东风猛士这款车型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时至今日,依然能看到东风品牌的车型为军队在服务。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风汽车在民用汽车领域也是节节开花。旗下拥有合资品牌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悦达起亚等等,另外旗下还有众多的自主品牌,例如东风风神、东风风光、东风风行等等。
东风系可以说为中国的汽车发展史贡献了浓浓的一笔,现在东风旗下已经完全有自主开发整车和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能力。
如今虽然东风也有民用车的生产,但是它们其实一直都是军用车生产商,国家也需要东风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军用车型。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的前身为上海洋炮局,年由洋务运动主要发起人李鸿章创办于上海松江。
上海洋炮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单从企业成立时间来看,长安汽车比奔驰的历史还要悠久。
次年,上海洋炮局迁至苏州原太平天国纳王府的基地,并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当时,苏州洋炮局主要制造开花炮弹、短炸炮(前装炮)、枪弹、迫炮弹、药引、自来火等。
年.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苏州洋炮局也因此迁到南京,并更名为金陵制造局,主要还是生产各种枪炮。
年,金陵制造局由当时兵器工业的管理机构兵工署直辖,改名为金陵兵工厂。
年,随着日本全面侵华,金陵兵工厂遭到了日军的多次轰炸。为了躲避炮火,也是为了战略筹备,金陵兵工厂西迁至重庆,于次年1月恢复生产,并更名为"第21兵工厂"。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第21兵工厂共生产了弹药余吨、手榴弹30余万枚、各类枪械约50万只,成为抗战时期最大的军工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年,第21兵工厂改名为长安机器厂(一说为中央兵工总局国营厂,到年才更名为长安机器制造厂)。
年,其用中国部队在朝鲜战场缴获的威利斯M38A1为基础,用3个月时间试制出了中国首辆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
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大庆时,长江牌46型越野车成为阅兵仪式领队车。
年,长安机器制造厂将20辆长江46型越野车运往北京,作为国庆十周年阅兵仪式的领队车。
年年底,长江46型越野车停产。此后长安将长江46型越野车的全部资料转给了北京汽车制造厂,也就是BJ的前身。
年,长安机器厂与江陵厂合并,组建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又名"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公司")。
而江陵厂也是军工企业,它于年创立于湖南株洲,名为"炮兵技术研究处"。同年迁至重庆,后于年更名为"第10兵工厂"。
80年代开始,长安分两条线开启了自己的造车之路,一条线是与大量的拥有雄厚技术的外资车企合作,在生产合资品牌的同时可以从中获取到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生产经验。
另一条线则自主研发商用车,在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同时把长安品牌推广到全国各地。厚积薄发的长安汽车在年正式推出拥有自主产权的轿车长安志翔,随着时代的变化,长安汽车一直在紧跟着新技术的变革,最快速地推进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且一直让产品保持着较高的性价比,市场认可度一直在不断增加。
哈飞汽车
哈飞松花江,提起这名字相信能勾起不少人的回忆,松花江是哈飞首款微型客车,也正因这款车型使人们记住了哈飞汽车。
哈飞是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的简称,哈飞最初隶属于军工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80年代初,哈飞由军转民,进入汽车产业。
首款车型就是松花江牌微型客、货车,这款车型除了引进日本汽车制造技术外,还融合了哈飞多年积累的航空技术和经验。
此外,哈飞汽车还利用多年积累的航空技术和经验,开发出了单排货车、双排货车、加长型单排货车。
年,哈飞汽车与意大利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公司联合设计开发了哈飞中意微型客车。
年它们再度合作,开发出了哈飞路宝两厢轿车,两年后开发出哈飞赛豹三厢轿车。
同时还引进三菱技术,开发了哈飞赛马,并独立开发了哈飞民意、哈飞锐意等多款车型。
在那个年代,哈飞曾经创造了微车的历史,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有一款面包车叫松花江。
年11月,哈飞被长安收购。此后不久,微车之王哈飞便陷入了危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
哈飞汽车落到今天的地步,十分可惜。
猎豹汽车
长丰集团前身为始建于年6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军区后勤部军械修理所,主要负责军事装备、武器及车辆的维修养护。
年,军械所升为华南军区军械修理所,次年扩建为中南军区中型修械厂。
年,更名为广州军区第工厂。
年,第工厂迁至湖南冷水滩,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工厂,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
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工厂职工深入前线,为部队抢修火炮、汽车,很好的完成了后勤保障维修任务。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到来,长期依靠政府和部队扶植的工厂逐渐沦落,成为了亏损企业。此后,工厂战略转型,先是生产轮胎,后来开始了整车生产。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工厂拿到了BJ的图纸,制造了湘陵轻型越野车。
80年代末,工厂完成了猎豹轻型越野指挥车CJYA的试制。此后,其与三菱等展开技术合作,国产了帕杰罗V系列车型,并以此为基础生产猎豹越野车。
此后经过多次重组,工厂成为了长丰集团,隶属于湖南省国资委。其旗下车型也较之前丰富了很多,同时供给军方和民用,但却依旧处于创新求生的状态。
猎豹汽车所生产的检阅车和军车,在集团内部是独立的体系,动力与量产车型相同,车辆后部的座舱可改装成供人站立的厢槽。
因此,这种车型仅为特殊单位和特殊场合定制。在供应军队装备的同时,猎豹汽车更专注于SUV市场,先后打造了猎豹Q6、黑金刚、猎豹CS10和猎豹CS9等产品。
不过目前有传闻深陷破产。
昌河汽车
昌河汽车成立于年,与东风汽车在同一年诞生,而且性质与东风汽车一样,都是专门为军队提供军用车的车企,只是侧重点有点不同,昌河更偏向于提供军用飞机。
在80年代初期,昌河汽车通过购买铃木的ST-90V进行拆解,最后成功仿制出自己的微面。在90年代初,昌河微面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曾经一度垄断市场,“南昌河、北哈飞”的出现也正是由此而来。
随着到来的21世纪,昌河汽车在多家新兴的企业崛起的时候,仍然倚靠铃木提供技术,在年到年只有一款北斗星支撑着昌河的经济来源。
直到年,除了铃木提供技术让昌河生产了几款车型以外,昌河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而且制造的铃木汽车质量也参差不齐,产品实力十分有限,并不能在飞速发展的汽车市场中掀起什么浪花。
年被长安汽车合并,仅仅过了4年便分道扬镳。年北汽注资收购昌河汽车,但是昌河并没有进行自我反省,还维持着拿来主义,不思进取,只依赖北汽的技术生产汽车。
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又不吸取海外的技术,一款北斗星卖了16年,终于铃木也在年6月正式与昌河分道扬镳,失去了铃木的支持,北汽也提供不了太好的技术,昌河的未来发展也岌岌可危。
江南汽车
江南汽车成立于年,是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下属大型军工企业--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主要生产客车和货车。
年9月,江南推出仅售2.98万元的微型轿车奥拓经典。
话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有4家军工企业获得日本了铃木奥拓车型的相关技术及生产设备,自主生产奥拓车型。
这四家企业分别为重庆长安奥拓、湖南江南奥拓、吉林江北奥拓和西安秦川奥拓。不过最终只有长安奥拓活了下来。
除了江南奥拓,估计大家对它的印象就是江南TT了,不过那时江南汽车已经被众泰收购了。
年,停产半年的江南奥拓被众泰汽车复产。江南TT以1.8万元的售价成为了中国最便宜的汽车。
众泰汽车"只要一万八,奥拓开回家"和江南汽车"众泰江南,共‘湘’盛举"的口号一度吸引了不少眼球。
1.8万元的TT没有空调、没有带转速表的仪表盘、没有ABS、没有电动车窗、没有安全气囊、没有前雾灯。
不过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就是因为便宜,消费者还是买单了。
第一年,江南TT便卖出了惊人的3万辆,"历史上最便宜的代步车"的名声也打了出去。
秦川汽车
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川汽车,其前身也是一家老牌军工企业,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创建,于年获得国家批准生产。
首款基于奥拓打造的微型轿车福莱尔于年5月在西安展出。同年年底,秦川汽车所生产的三千辆福莱尔被全部抢购一空。
刚才我们提到了,当时中国有4家企业拿到了铃木奥拓的技术和生产设备,其中只有长安和秦川发展的比较好。
不过,最终秦川还是败给了长安。后来,秦川汽车创造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福莱尔"微型车。
福莱尔的英文标示为"Flyer",中文名称为"飞天",具有明显的中国西部印记。
不过虽然如此,年秦川的亏损还是高达万元。而在年,其净利润也只有72.6万元。
年1月23日,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份。
此后,秦川品牌满满消失在了公众视野,取而代之的则是比亚迪汽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