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志分享3惠来古驿道

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近日,笔者在广州西塔(IFC)遇见一场题为“驿道潮粤”的展览,展览通过三维地图来展示南粤古驿道,还有6幅画轴让人领略广东秀美风光!

南粤古驿道是岭南连接省外和中原的主要通道,是岭南对内外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的主要动脉。南粤古驿道有六条主线:分别是东江-韩江古驿道、潮惠古驿道、粤北秦汉古驿道、北江-珠江口古驿道、西江古驿道、肇雷古驿道。

(“驿道潮粤”展会主题墙)

(“驿道潮粤”展会卷轴)

今天,我也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惠来古驿道”的相关资料。惠来古驿道,是属于潮惠古驿道中的一段,这条驿路有“古港、古庵、所城、卫城”的明显特色,反映出沿线地区的海防文化、海洋贸易文化、潮汕文化等文化内涵。

一、介绍惠来古驿道之前,我们先了解几点背景知识:

1、潮汕邮传的始末:在我国,邮传之法,由来已久。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修驰道,推行车同轨、书同文,发展了交通邮道。

汉元鼎六年(前年),潮汕地区置揭阳县/揭阳令,潮汕与中原通道得以疏通,遂逐步形成驿道。驿站分驿和站。“各省腹地所设为驿。”其中,分“驿”归州县管理,其余专设驿丞。军报所设为站。

(《驿使图》画像石魏晋时期)

唐代,全国驿站分列六等,共所,根据水陆形势又分陆驿、水驿、水陆驿。当时,潮州府驿站列为四等陆驿,备马20匹左右,驿夫约8名。潮州至京都长安是驿道的主干道,共有东西两路,驿路出现“潮惠之间,庵驿相望”的景象。

宋宣和三年(),邮驿改称铺递。

清乾隆初年,潮州府辖域内的驿道,经过长期的发展,潮州府管辖的9个县已有驿铺个,驿道19条,全长华里。

清光绪二十二年()大清邮政局成立,此后各地邮政分局、支局、代办所、邮政信箱普遍设立,传统驿铺邮传方式遂日渐式微。

民国二年(即)7月,中华邮政总局宣布“撤销邮路,通信归邮”,官方文书由邮政局投递,潮汕地区的驿铺才随之撤销。

2、里程计算,何为“一铺路”?

“各省腹地府州县皆设铺司。”通称递铺,一般认为属于驿站在地方上的延伸,用于传递不太重要的公文。

“一铺”到底有多远呢?自秦汉潮汕地区设置邮传制度后,经过长期发展,邮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十里一铺”布局(即1铺=10华里=5公里)。

二、雍正八年(年)《惠来县志》所載的驿铺与现在遗址情况:

(惠来县志所載驿铺)

(一)驿站

1.北山驿(东陇镇驿埔村):在县西十五里庵前,明嘉靖六年知县蒋恩改建西门外,三十二年,官德章重修,今有遗址(注:清雍正八年仍存遗址)。

(雍正《惠来县志》记载北山驿历任驿丞名录)

2.武宁驿(周田镇武宁村):在县治东,后改建程乡县。

(雍正《惠来县志》记载明代武宁驿历任驿丞名录)

3.大陂驿(现属汕尾市陆丰市):在县西九十里,明洪武四年,驿丞刘本建,成化四年,驿丞廖通重建;嘉靖十八年知县林春秀重修;康熙四十年,因大陂驿奉裁,改署为北山驿署。雍正七年,因北山驿奉裁,知县张玿美改修为义学,祀昌黎韩公。

(二)铺递

(清雍正年间惠来驿道线路示意图)

1.县前铺,在谯楼西。位于惠城镇英内社区,惠来县人民政府前面20米,今惠来县邮政局惠城分局所在处。从县前铺往东出惠城约米,有一小石桥横跨护城河,是出城往东必经之桥。此桥为古驿桥,至今仍在使用,可通行人。桥头建一“帝王爷庙”,庙前立有乾隆年间重建石桥的碑刻。

2.茶铺,县城往东十里为茶铺,在酉头都下村。位于华湖镇茶铺村,县前铺往东第一个铺递。村里人称为“下铺仔”的茶铺遗址,铺址旁边遗留一形制古雅的古井。驿铺有一段古围墙,墙内称“下铺仔”,墙外称“铺堂”。

3.径心铺,县城往东二十里为径心铺,在酉头都西家畬村。位于周田镇施家畬村。施家畬村位于风光秀丽的百花山下,铺址遍寻无果。据雍正《惠来县志》“武宁铺,旧有驿,今徙程乡县,径心驿舍改为公馆”的记载可以推断,武宁驿迁徙程乡县后,径心铺嘉靖三十年撤销。

4.径口铺,县城往东三十里为径口铺,在酉头都径口山。位于周田镇径口村葵阳关,自古为军事要地,村旁山上有烽火台、烟墩遗址。

5.武宁铺,县城往东四十里为武宁铺,旧有驿,今徙程乡县,径心驿舍改为公馆,在大坭都。(今周田镇武宁村,武宁驿属于惠来县只有短短26年,即嘉靖四年()至嘉靖三十年()。

6.靖海铺,县城往东南至海五十里为靖海铺,在大坭都靖海所。(今靖海镇驿后村)

7.塘下铺,县城往东六十里为塘下铺,在大坭都华清村。推测位于今仙庵镇塘华村,该村没有驿铺遗址,村边有一雨亭(图),清光绪年间即有,年重建,弯曲小路通往靖海镇驿后村(靖海铺)。

8.茆洋铺,县城往东七十里为茆洋铺,在茆洋村,与田心地方相望(现属汕头市潮南区)。

9.禄昌铺,县城向西十里为禄昌铺,在惠来都。位于惠城镇梅北社区店后街。明清时期盐岭河称禄昌河,禄昌河流经惠来都西面称为禄昌堡的居民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区内有梅花宫、北栅两个地标性建筑,改为梅北村,今称梅北社区,是惠城镇最大社区。经走访村干部及村民,新中国建立前惠城镇西门桥外原有“驿前宫”,20世纪80年代城区改造拆毁,今只剩三根石柱门,包围在民居内。距离“驿前宫”约50米处,即是禄昌铺原址,现为公产房,破烂不堪。

10.北山铺,县城向西二十里为北山铺,旧有驿,今徙县西。推测位于今东陇镇驿埔村,按照《惠来县地名志》记述的“地处县驿,村后有埔,故名驿埔”。

11.龙江铺,县城向西三十里为龙江铺,在龙溪都龙江市。位于隆江镇区新容社区。隆江镇古为商贸重镇,有“三百六十乡墟”之美称,浩浩荡荡的龙江河一路蜿蜒到这里拐个弯,冲积出一片肥沃富饶平原。隆江镇区西南新容社区“天后宫”便是龙江铺原址,有雍正年间惠来知县张玿美碑刻。

12.鸡岗铺,县城向西四十里为鸡岗铺,在沙岗乡鸡岗村。

13.双梅铺,县城向西五十里为双梅铺,地广人稀,盗贼出没。

14.莲塘铺,县城向西六十里为莲塘铺,民居零星。

15.甘泉铺,县城向西七十里为甘泉铺,在甘泉楼地方。

16.大陂铺,县城向西八十里为大陂铺,在大陂驿,西达海丰(今属汕尾市陆丰市)。

大陂铺往西北方向,还有磁灶铺、望楼铺、龙湖铺、渔湖铺、峰滩铺、鹅公径铺、上洞铺七铺,以上七铺都在古代龙溪都(今普宁西南部)境内,可通往潮阳、普宁、揭阳、长乐等地,由于这些驿铺久置不用而逐渐被废弃,如今很多地名发生变更,已经难以找到遗址。

虽然经历世代变迁,但驿路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纸公文,它也促进惠来地区与周边府县,乃至是京师的交流。它也串联起惠来地区庵庙、所城、圩市、古港、村落之间的联系,成为一条美丽的人文景观长廊。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时,书信很慢,车马很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hea.com/chgj/6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