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已经离开中国的铃木品牌。前几天看到了一个关于铃木品牌的年的相关的财报数据,发现整个年离开了中国市场的铃木也是表现的相当的一般,它全年的一个财年的财务营收是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73.8亿元,同比下滑了36%,那也就是印证着说离开中国市场的铃木在全球市场上也是遭遇到了销量下滑的一个不可不可避免的趋势。
说到铃木,很多喜欢车的小伙伴们都还是对它印象非常深刻的。铃木号称小车之王,也就是说它主要深耕和致力于小型车的研发和开发。93年进入中国市场了以后变成了两个合资的分支,一个是昌河铃木,主要是生产铃木的经典K-car车型北斗星,但昌河铃木由于它的车型比较单一,所以几年下来的话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另外一个是长安铃木,旗下的车型产品就比较丰富了,奥拓、雨燕、天语,包括根据天语开发出来的一系列的这种跨界车型,以及它还可以销售这个进口车型维特拉,包括吉姆尼。但是在年的9月份的时候,铃木选择以1元的一个象征性的价格抛售了自己在华的50%的股份选择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其实可以理解,因为在年的时候,它的全年销量只有8万多辆,整体的这个销售情况非常的糟糕。年没有什么起色,也没有什么新车型上市和更新换代之类的这样的行动,所以离开中国市场也不意外。
那我们大家都不禁的想问为什么铃木会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呢?那么多的经典的车型一代又一代,但是为什么到现在这几年就卖不动了?小匠个人的理解是根据国人消费的一个购车的心理或者是整体的主流的购车想法,大家都还是喜欢大而美,对于小而巧的这样的一个不是主流的车型,也就是说如果预算够用或者是处于一个换车的这样的一个区间,我不会去选择买一款小车,第二辆车还是在再买同样的小车。所以没有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中型或者中大型车辆的一个开发或者是研发。不知道厂家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也是它销量提不起来上不去的一个原因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铃木的小车还是非常的经典的,不管是它的奥拓还是雨燕,像雨燕在最风光的时候还请到了C罗去给它做了一个广告片的拍摄。雨燕这款车相信很多的车友应该也是开过或者是至少试驾体验过的。其实不管是它的这个操控或者是外形几乎都没有什么可以去吐槽的地方。我觉得对我来说,唯一可以吐槽的就是它的油箱,实在是太小了。有一个朋友就有雨燕,跟它一起开车到周边去进行一些中短途的自驾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就得去一趟服务区去加油,这个确实是让人有一些头疼。
另外还看到有一些网友说铃木之所以在华失败是因为没有引进这个像吉姆尼这么经典的通过性很强的小型SUV。小匠个人倒不太认同这样的想法。还是那句话,一两款经典的小车并不能拯救整个铃木在中国市场的颓势。针对于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喜好去研发适销对路的一些车型,我觉得才是这个铃木。如果未来进入中国市场,还想再回到中国市场的话,它应该要有的一种考量。现在铃木主要在全世界的一个主销基地应该是在印度。但是随着经济萧条和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在印度的表现也是同比出现了很大的一个下滑。
小匠本人对于铃木还是挺有感情的,曾经拥有过一段时间的铃木奥拓,这个小车小巧省油,然后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所以我个人觉得在大多数的车企都很在意中国市场的。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也是希望铃木集团在未来有可能选择再回到中国市场,让中国的消费者继续能多一种的选择,毕竟号称小车之王。
其实铃木它在在特殊车型这样的一方面还是有自己独到的经验的。咱们且不管K-car这种车型适不适合中国的市场,但是至少给消费者多一种选择我觉得也是一种好事。